四級只有OPP和QPM兩個PA,但是對于以前的所有PA都相應增強,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量化上,需要跟蹤和控制到子過程。建立OPP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要確定出有哪些子過程,確定各子過程的度量方法,根據商業目標確定哪些子過程,哪些指標需要建立過程性能基線PPB。
PCB基線數據建立前提和基礎就是該度量對應的子過程是穩定的。如何說明子過程是穩定的?這就引發了了首先該子過程在項目內應該是穩定的,其次我們將這些 在項目內穩定的項目挑選出來,再分析子過程在項目間是穩定的。只有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了才能根據這些數據來建立組織的PCB數據。
對于同一個項目如何來說明子過程是否穩定?這就需要項目在執行過程有足夠多的數據點來進行分析。只有當多個數據點的預測值和實際值在我們的控制范圍內的時候才能說明子過程在項目內是穩定的。如果項目本身都不穩定,則項目是無法為組織PCB提供數據的。
有了PCB后接下來就是其它項目如何用這些數據,PCB數據是組織里面比較好的過程穩定項目總結出來的有價值的可以借鑒的經驗數據。這些數據應該用到其它 項目的預測,計劃和估算重。因此組織還需要根據PCB數據來建立過程性能模型PPM,有了模型才能夠根據這些PCB數據,通過模型來預測項目的性能,預測的這些值正是在量化項目管理中要用到的基準比較值。
QPM量化項目管理是四級的另外一個重要的PA,這個過程域重點工作在項目經理上面。前面一些文章已經分析過這方面的內容,重點還是需要量化,需要管理到子過程,需要使用組織的PCB和PPM來預測項目性能,需要根據組織目標,商業目標和項目本身的目標來確定項目自身需要管理的子過程。
確定項目需要量化的子過程的方法一般采用基于QFD的結構化決策的思路來決定。一般一個項目需要量化的子過程<5個,量化管理的目的仍然是為了加強中間過程的跟蹤控制,及時糾正各種偏差以達成項目目標。
對于項目計劃階段首先要根據組織級的缺陷密度,生產率,工作量分布,評審速率,缺陷分布,測試速率,質量成本等基準數據來預測項目的各階段任務,評審,測試,返工等工作量數據。這就是項目的性能預測,也是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跟蹤控制基礎。
為了盡早的發現和糾正偏差,為了保證目標實現,我們就需要跟蹤項目執行過程中細粒度的工作任務,保證每各子任務的偏差受控。我們需要跟蹤分析每個評審任務 的執行,評審速率和缺陷發現情況。跟蹤每個任務的工作量偏差或進度偏差情況,跟蹤到功能點的代碼輸出和生產率等,跟蹤每個功能點的缺陷情況以及總的缺陷分 布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用到控制圖,四象限圖,帕累托圖,趨勢圖,掙值分析等一系列的方法工具和技術。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