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CMMI-2級必需的和期望的模型要素 CMMI模型
1.需求管理
1.1 目的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管理項目產品和產品構件的需求,并且識別需求與項目計劃、工作產品之間的矛盾。
1.2 具體目標和通用目標SG1管理需求需求已得到管理,并且需求與項目計劃、工作產品之間的矛盾已被識別。
GG2制度化已管理的過程作為已管理的過程,過程已被制度化。
1.3 目標的實物1.3.1 SG1管理需求需求已得到管理,并且需求與項目計劃、工作產品之間的矛盾已被識別。
SP1.1 取得對需求的理解理解需求提出者(提出)需求的確切意圖。
SP1.2 取得需求承諾取得項目成員對需求的承諾。
SP1.3 管理需求更改管理項目進展中需求的更改。
SP1.4 保持需求的雙向可追溯性保持需求與項目計劃、工作產品相互之間的雙向可追溯性。
SP1.5 識別項目工作和需求之間的矛盾識別項目計劃、工作產品與需求之間的矛盾。
1.3.2 GG2制度化已管理的過程作為已管理的過程,過程已被制度化。
1.4 執行承諾GP2.1 建立組織的方針針對計劃及執行需求管理的過程,建立組織的方針并加以保持。
1.5 執行能力GP2.2 計劃過程制定并且保持執行需求管理過程的計劃。
GP2.3 提供資源對執行需求管理過程、及過程中開發工作產品、提供服務,提供適當的資源。
GP2.4 分配職責對執行需求管理過程、及過程中開發工作產品、提供服務,分配職責和權限。
GP2.5 培訓人員必須培訓執行和支持需求管理過程的人員。
1.6 引導(過程的)執行GP2.6 管理配置給需求管理過程中的指定工作產品以適宜的配置管理水平。
GP2.7 識別并且包含相關方對照計劃識別并且包含需求管理過程中的相關方。
GP2.8 監視和控制過程對照執行過程的計劃,監視和控制需求管理過程,并采取適宜的糾正措施。
1.7 驗證(過程的)執行GP2.9客觀評估堅持狀況對照過程的描述、規則、程序,客觀評估需求管理過程的堅持狀況,并處理未按此執行的相關事宜。
GP2.10 用更高層次的管理回顧(需求管理的)狀態用更高層次的管理回顧需求管理過程中的活動、狀態、和結果,并解決問題。
2.項目計劃
2.1 目的項目計劃的目的是建立并且保持定義項目活動的計劃。
2.2 具體目標和通用目標SG1 建立估計項目計劃參數的估計已建立并已保持。
SG2 形成項目計劃作為管理項目的基礎,項目計劃已建立并已保持。
SG3 取得對計劃的承諾對項目計劃的承諾已建立并已保持。
GG2 制度化已管理的過程作為已管理的過程,過程已被制度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