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底向上測試是從“原子”模塊(即軟件結構最低層的模塊)開始組裝測試,因測試到較高層模塊時,所需的下層模塊功能均已具備,所以不再需要樁模塊。
自底向上綜合測試的步驟分為:
1 把低層模塊組織成實現某個子功能的模塊群(cluster);
2 開發一個測試驅動模塊,控制測試數據的輸入和測試結果的輸出;
3 對每個模塊群進行測試;
4 刪除測試使用的驅動模塊,用較高層模塊把模塊群組織成為完成更大功能的新模塊群。
從第一步開始循環執行上述各步驟,直至整個程序構造完畢。
下圖說明了上述過程。首先“原子”模塊被分為三個模塊群,每個模塊群引入一個驅動模塊進行測試。因模塊群1、模塊群2中的模塊均隸屬于模塊Ma,因此在驅動模塊D1、D2去掉后,模塊群1與模塊群2直接與Ma接口,這時可對MaD3被去掉后,M3與模塊群3直接接口,可對Mb進行集成測試,最后Ma、Mb和 Mc全部集成在一起進行測試。
#FormatImgID_1# |
自底向上集成方法不用樁模塊,測試用例的設計亦相對簡單,但缺點是程序最后一個模塊加入時才具有整體形象。它與自頂向綜合測試方法優缺點正好相反。因此,在測試軟件系統時,應根據軟件的特點和工程的進度,選用適當的測試策略,有時混和使用兩種策略更為有效,上層模塊用自頂向下的方法,下層模塊用自底向上的方法。
此外,在綜合測試中尤其要注意關鍵模塊,所謂關鍵模塊一般都具有下述一或多個特征:①對應幾條需求;②具有高層控制功能;③復雜、易出錯;④有特殊的性能要求。關鍵模塊應盡早測試,并反復進行回歸測試。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