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軟件產業發展須突出重圍
從總體上看國產軟件業還很稚嫩,還經不起大風大浪的沖擊,制約軟件業生存發展的種種詬病如同幽靈一般時隱時現,令人心痛,“外患內憂”是主要癥狀。
一是急功近利,發展后勁不足,缺乏長期研發的耐受力。散兵游勇、小打小鬧是目前我國軟件行業的顯著特征,軟件企業尚未步入良性發展軌道,不少很具發展潛質的軟件企業嶄露頭角不久又很快銷聲匿跡,究其原因,有的是打不開銷路,一蹶不振,有的是“從一而終”沒有后繼升級版本,結果導致業內具規模的大企業屈指可數,漢語言的天下卻看不到幾件適合中國人胃口的“拿手貨”,讓人臉上掛不住。作為佼佼者的金山公司以超低價謀取成交卻又放棄的事實暴露了國內軟件企業承載風險實力有限。
二是無序競爭,相互傾軋!皟r格戰”狼煙四起,愈演愈烈難道國產軟件的低價情結是與來俱來的?難道除價格以外,我們真的就無事可做,畢竟軟件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依賴低價絕非權宜之計,整天在“價格戰”中混跡的供應商注定不會走得太遠,終究難成大器,與占據統治地位的成熟的“微軟們”又該如何比拼。從國內軟件企業“對陣”的表現分析,理性競爭缺失,意氣用事,不計后果,國產軟件業打“內戰”,自貶身價,自亂陣腳,由此可窺一斑。
三是責任意識、法律意識淡薄。軟件行業不乏視政府采購為兒戲的企業,進進出出,隨隨便便,如同在自家花園,其目的是借助政府采購這個跳板,利用政府采購的影響力為自己造勢,通過制造爆炸性、轟動性新聞以迅速“串紅”,引人“眼球”。
四是盜版猖獗,中國軟件業揮之不去的“痛”。提及盜版,有關監管部門既覺得如芒在背,又顯得無可奈何,可以說我國的盜版“普及率”在世界上是“靠前”的,就連老美也經常以此說事,盜版刺激了軟件行業的畸型繁榮,主要原因之一是監管不力,打擊不夠,縱容、姑息盜版行為對軟件業是極不負責任的,筆者耳聞就連負有網絡安全監管職責的某部門竟也在使用盜版軟件,“便宜又能用”讓當事人頗為得意?梢哉f,我國軟件行業的“正版化運動”將是一個“長跑項目”。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