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本管理有什么特點
1、 工程項目屬于單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產品:由于每一工程的設計圖紙和施工條件都不一樣,各個工程的施工過程和成本形成都將千差萬別,很難用統一的模式來評價和預測工程成本,必須“一事一議”。
2、 工程成本是隨工程進度而逐漸投入的:這就需要施工企業管理部門對工程成本進行事先控制和動態控制,否則,工程竣工時工程成本已經形成,任何人將無回天之力。
3、 施工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筑工人的綜合素質普遍較低,人員構成較復雜,帶領這樣一班人馬,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整個工程建設已屬不易,還要確保合理的工程利潤,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4、 工程施工環節較多,人為因素較多,成本跑、冒、滴、漏現象比較嚴重,僅依靠傳統的財務記帳,遠遠不能滿足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要求的。
項目成本的構成
一個項目構成其成本的要素主要是在執行工程合同過程中生成的有關“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而項目成本管理中的“黑洞”則主要存在于項目成本的直接費用中。
所謂直接費用,是指項目耗用的材料費、人工費、機械使用費及其它直接費。材料費用:有的項目不能按施工進度編制材料采購計劃,無主次、無批次、無計劃地一 轟而上,造成巨額資金被占用,倉庫材料積壓,如遇合同變更,必然造成極大被動;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有的未能做到貨比三家,只求供貨方是否“環境寬松”“心里有數”;有的未經一定程序就草簽合同,往往一個人說了算,無制約機制,無透明度,純屬暗箱操作;有的不找合格供貨方,而是拐彎抹角聯系中介人,挖空心思從中撈好處謀私利;有的項目經營者選擇材料員的唯一標準是帶有親緣關系的“圈內人”,并賦予過分集中的權利,結果同樣靠不住,圈內出“蛀蟲”;有的在運輸、收料、保管、發料等環節制度不嚴,未能責任到人,造成運輸途中、工地倉庫、施工現場貴重材料被竊丟失;有的管理混亂,臺賬不清,賬物不符,材料的運、收、管、發等環節缺少監督制約機制,甚至出現內應外合搞盜竊、虛開材料進貨發票等違法違紀行為。 人工費用:有的項目班子搭建不以精干高效為原則,而先安排親屬,推行家族化管理,增加了工資總額的開支;有的不按施工進度合理安排人員,盲目安排工人進場,造成人浮于事;有的不能按定額承包工日或按分部項承包工日事先預測,實施中不能嚴格控制,定額外補貼用工不能從嚴審核,存在嚴重的關系工缺乏預見性,造成材料多次倒運,嚴重浪費了人工費用;有的由于責任心差或未吃透圖紙,造成不必要的返工現象。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