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管理軟件獲取網絡拓撲結構、從現有的流量監控軟件獲取流量信息(若沒有這類軟件可人工生成流量數據),這樣可以得到現有網絡的基本結構。在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可根據網絡結構的變化、網絡流量的變化生成報告和圖表,說明這些變化是如何影響網絡性能的。 PREDICTOR提供如下信息:根據預測的結果幫助用戶及時升級網絡,避免因關鍵設備超過利用閥值導致系統性能下降;哪個網絡設備需要升級,這樣可減少網絡延遲、避免網絡瓶頸;根據預測的結果避免不必要的網絡升級。
3.4 應用在服務器上性能的測試
首先分析服務器的類型,服務器的劃分起碼可以依據四大部分進行。一是根據整個架構,可分為IA服務器和RISC服務器;二是按照硬件配置的差別可分為工作組級、部門級、企業級;三是按照具體安裝的應用軟件可分為Web服務器、文件服務器、FTP服務器、E-mail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等;四是根據操作系統分為WINDOWS陣營、UNIX陣營。這四大分類有所關聯,但其中按應用分類是最能給用戶清晰概念的。因為用戶在采購選型時,總是先想好了拿它做什么用的。Intel最近所提出的前端(用于接入等)、中端(用于各種應用和中間件)和后端(用于數據庫、在線分析等)的分類辦法,這也是從應用角度考慮的。
分析服務器性能指標莫不聚焦于三大指標:CPU、I/O及Web。如果大家還記得圖靈機的話,應該對計算單元和輸入輸出的重要不會抱什么懷疑的態度。至于選擇Web作為衡量服務器性能的要點,只能說是網絡的力量。Inte.net的大行其道讓我們很難想象有服務器孤島出現。工程師往往通過給與被測服務器不斷增加的并發式文件讀寫、數據庫操作以及HTTP訪問來取得其最大的潛值。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