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有說服力的改進動因,正確處理政策上的壓力。
為什么要進行過程改進?組織中存在哪些不滿意的現象?改進是為了滿足哪些需要 ?有定量或定性的度量指標嗎?可能有一些獎勵政策及市場訂單要求組織達到CMM某個等級。但若一個組織的高層領導的動因是等級證書第一,過程改進第二,則偏離了改進的概念,改進不會收到實效。一定是企業的最高領導認識到了過程改進的真正意義后,過程改進才可能有成功的基礎。
2. 要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了解歷史有助于確保將來的成功。
認真思考前面的過程改進或質量改進程序的歷史,它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有哪些經驗或教訓?如果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就要聯系當前實際認真記;如果是失敗的教訓,則要弄清原因,在今后的改進程序中力求避免。不能夠吸取經驗教訓的企業,不過如何嘗試,等待他的始終會是失敗。
3. 要適當投入過程改進資金。
過程改進不是免費的,要投入計算機資源、人力資源、工具和技術、培訓及咨詢費用。要考慮組織上有多少可用的資源投入在過程改進上,并定期度量過程改進的回報。最高決策者首先在進行過程改造的時候就要對需要的資金有個總體認識。在過程改造前,進行詳細的資金預算,并讓決策者通過,是保證過程改進項目啟動后,能夠堅持完成的經濟保證。
4. 選擇合格的過程改進人員。
成功的過程改進啟動應該指派合格的過程改進負責人。一些最佳的支持過程改進的候選者同時又是關鍵項目的開發人員或管理人員。他們要理解高層經理的策略方向、組織文化、軟件支持活動(如SQA、SCM)、現代軟件工程技術及方法、基本的項目管理實踐以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他們也要了解組織文化,知道如何管理技術變更,掌握一定的組織能力及咨詢技能。在下面還將詳細闡述如何構建有效的過程改進組。
5. 提高軟件工程能力。
過程改進組的成員有必要花時間了解基本的軟件工程原理和當前的方向,有能力決定如何實施培訓、訓練和指導,以便正確地支持過程改進啟動。過程改進組的成員應該是具有豐富的軟件工程經驗的專家,有過軟件設計、開發、銷售、售后等豐富的經歷,并且是企業管理方面的專家。要一個不懂軟件或者不懂管理的人來做流程改造是必定不會成功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