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使得改進失去最主要的推動力。
3.2 如何得到高層管理者的支持
3.2.1 讓領導系統了解過程改進好處
要讓領導們進一步理解SPI的優勢。雖然每個軟件企業由于自身情況的不一樣,但絕大多數的軟件企業可以把軟件改進目標與商業目標結合在一起,這樣高層管理者會看到SPI帶來的收益。
通常,軟件企業的商業目標有:
提高客戶滿意度,減少客戶投訴
降低軟件開發成本
提高軟件開發進度,減少延期交付產品的情況
提升企業知名度,增加企業市場競爭力
可以看出,上述商業目標實際上是相互影響的,在實施過程改進開始的時候,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過大,只要把過程改進認真落實,并且保持著組織中對于過程改進的焦點和關注,經過一段時間后,勢必會在上述這些方面獲益。
3.2.2 制訂合理的軟件過程改進組織方針
可以這樣制定公司SPI組織方針,讓領導從形式上承諾支持,比如:
1、公司的EPG組作為軟件過程制定和優化的專業小組在公司長期存在。
2、 EPG組長是由公司任命并直接向公司高層管理負責。
3、公司高層管理者全力支持、相關部門全力配合EPG組的各項工作,共同建立高質量的過程標準。
4、 軟件過程改進要結合市場特點和項目特點,具有可操縱性。
5、切實推行已定義的過程標準,提高軟件質量,加強公司在軟件市場的競爭力,為進行大型軟件開發打下基礎。
3.2.3 軟件過程改項目管理化
軟件過程改進也可以看作一系列項目,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通過不斷的項目達成讓領導切實看到效果。用一句形象的表達,高層管理者通常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只有上一個目標達成了,高層管理者才會無顧慮的進行下一輪的過程改進。
因此,過程改進項目管理化,針對每個階段的目標設定一些里程碑milestone,在每個里程碑總結匯報。
里程碑(基線、基點)則是一個軟件配置項在生存周期內的某一特定時刻正式設計并固定的靜正式批準的版本,不管媒體如何,它是階段性目標(可以認為是一個中間產品)。配置項是一個配置中的實體它滿足一項最終使用功能,并能在給定的參考點上單獨標識。里程碑應該是團隊階段性工作完成的標志,對于任何一個里程碑都應該給于認真的檢查、審定和批準。一般里程碑應該少于兩個月,多于三個星期,里程碑給團隊帶來成就感,提高士氣。
軟件項目通常必須含有的里程碑為:
里程碑1:調研 標準輸出:調研報告
里程碑2:需求分析 標準輸出:需求規格說明書、結構設計報告
里程碑3:數據分析 標準輸出:數據字典
里程碑4:概要設計 標準輸出:概要設計報告
里程碑5:詳細設計 標準輸出:詳細設計報告
里程碑6:編碼 標準輸出:各配置項編碼、測試報告、產品文檔
里程碑7:發布 標準輸出:用戶使用報告、產品文檔、總結報告
一個SPI項目開展,通常至少可以設置5個里程碑[4]:
3.2.3.1 里程碑1:體系診斷
標準輸出:診斷報告,通常的方式為面談、文檔查閱、檢查表填寫等形式。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