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
要想在全球的外包業中形成有力的競爭,中國必須鞏固其軟件業。中國排名前十的IT服務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僅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占有的市場份額高達45%。中國大約有8000家軟件服務供應商,其中員工少于50人的占四分之三,只有 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印度的軟件服務供應商不到3000家,至少有1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其中的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威普羅公司(Wipro)、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Infosys)都已經獲得國際上的認可,在全球擁有客戶。沒有適當的規模,中國企業不可能吸引到頂尖的國際客戶。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小公司是風險相對較大,可靠度相對不高的合作伙伴。麥肯錫的研究發現,只有12%的中國軟件服務公司認為合并、收購和結盟是應優先考慮的事務。中國軟件服務公司的經理人中,有兼并收購經驗的不多,盡管他們的文化有利于組織的發展,但是依靠這種文化來對抗新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很理想。相反,印度的幾家公司正在考慮并購中國公司來擴大他們的業務。
質量
行業的分散狀態使中國軟件行業的另外一些問題顯得比較突出,如過程控制和產品管理不夠嚴格。中國30家大型軟件公司當中只有6家達到CMM五級或四級,而印度的30家大型軟件公司全部達到這一專業水準。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中國公司在嘗試執行CMM質量標準,但是有一半多的公司在調查中表示,做這各努力沒有必要,不可行,或者認為不值得。
人才
中國的軟件服務提供商還應加強人才的管理。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不重視幫助員工成長,他們當中很少懂得將股權、培訓項目或其它激勵機制引入對人才的管理。麥肯錫的調查發現,中國軟件公司中人員的更新率每年高達20%,而美國雖然擁有流動性很強的 IT勞務市場,但它的這個數字只有14%。
其它
有了更大的規模和更好的人才基礎,中國的軟件服務公司就會具備解決其它問題的條件,比如在國際市場建立可信的品牌,開發特定行業,如金融和制約行業的技術。另外,還要注意保護客戶的知識產權,要克服基于項目的短期效應心理,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長期服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