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公司,如Telelogic也在致力于利用UML2.0從圖形化的用戶模型中自動生成代碼。Telelogic在新加坡和亞洲其它地區創建了開發中心,力圖提供幫助從概念模型轉化到組件的軟件。Scott Raskin(如圖),Telelogic公司亞太地區總裁,認為亞洲是這方面增長最快的地區!癠ML允許組織從計劃到嵌入式系統實現的全部生命周期實現自動化”但是,對于有些程序員而言,并不需要UML,他們完成的代碼中通常都很難找到相似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模型是多余的。
Gartner公司的Dugguan警告說,“要記住,UML只是一種符號,并不是什么方法論”。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OOAD)工具和業務模型都是使用的UML。Dugguan指出,根據Gartner公司的估計,在所有項目中,使用OO A&D方法論的大概有10%到12%,和過去使用CASE工具的峰值數值幾乎相同。Dugguan認為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到15%到20%。在數據建模領域,IDEF符號還在廣泛使用,但UML也開始進入。
Dugguan認為,設計工具的總體使用率還是很低,在項目中使用設計驅動開發方式的大概有10%,通常是那些對質量和持久性要求很高的項目。而數據建模工具在項目中使用的比率大概是35%,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DBA使用。
盡管UML可以和白板一起使用,但它還是復雜了些。Gartner公司認為有以下原因導致了UML的低使用率。首先,在小的短期項目和開發周期中根本不用設計,都是采取的快速開發和演進。Dugguan說,“根本不需要最佳實踐,能用的實踐就夠了!钡诙䝼原因是大多數遺留的程序都是面向過程的,不需要UML或者什么工具。但他又加了一句:“新的事件驅動和對象驅動的程序開發技術可以從UML工具中受益,新的開發人員很多都學過這些符號,而且會用相關工具”。
事實上,UML正在將工具開發商們凝聚在一起,很多公司都參與了UML2.0的修改過程。除了Rational之外, Microsoft、Sun、IBM、Oracle、Borland、Telelogic等公司也都是UML協會的成員。
(2002/10,UMLChina摘自computerworld,袁峰 譯,僅供學習交流,不得轉載用于商業用途)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