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項目組中的工作如此繁忙,大家也逐漸接受了。同時, 公司高層似乎也感到“ SQA 工作確實很有成效”。
挫折( 2004 年 8 月 V 日,多云)
經過三個月的摸爬滾打,項目開發任務總算進入尾聲,剩下的就是測試了。不過, SQA 工作卻不盡人意,好像沒什么突出的貢獻,倒是經常和項目經理和部門經理爭執不休,今天下午又和項目經理爭了一把“開發已經接近完成,關鍵模塊是不是需要評審一下”,沒想到居然給“羞辱”了——你又不懂,盡是找一些雞毛蒜皮小錯誤,不要老是制造麻煩。而且,居然還告到經理那“項目組有了 SQA ,可是設計和代碼的質量還是不高”。
想起 CMM 培訓結束時,我們搞了一個模擬小項目熱身,好像有模有樣的,當時老總和技術經理還特別予以召見, SEPG 組和項目經理幾個向“組織”表決心的情形還歷歷在目。然而,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我這個 SQA 當然是難辭其咎的。
經歷了這么一段時間,多少對顧問公司的一番臨別贈言有了更深的體會。
SQA 的主要任務是項目過程監控,是間諜,所以 SQA 的地位是很微妙,也很尷尬的:在開展項目以前,高層非常希望有一個耳目來監控項目的開發情況,項目組也希望有一個角色協助使開發和管理更加規范有序。當一個項目啟動后,又是另一種局面:不管你對項目開發管理有多大幫助,只要你打了項目組的“小報告”,受到項目組成員排擠是很正常的事。只要你存在,對項目組成員就是一種壓力。對于組織而言,報告的不符合項、建議多了,高層會嫌你啰嗦,還會質問 SQA 為什么沒有能力協調解決,那要 SQA 干嗎?漏報了(這是在所難免的),又會說你不夠盡職盡責,總之兩頭不討好。當你看到一堆問題時只能干著急,卻沒有權力去糾正,所能做的只是:報告、建議、協調,雖然向管理層報告了,也不一定會馬上處理(高層管理者自然有他的道理,如果是老板的小舅子那就更沒轍了),你會是什么感想?上級又有什么想法?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