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很多測試工程師編寫的測試用例中,“預期輸出”僅描述為程序的可見行為,其實,“預期結果”的含義并不只是程序的可見行為。例如,對一個訂貨系統,輸入訂貨數據,點擊“確定”按鈕后,系統提示“訂貨成功”,這樣是不是一個完整的用例呢?是不是系統輸出的“訂貨成功”就應該作為我們唯一的驗證手段呢?顯然不是。訂貨是否成功還需要查看相應的數據記錄是否更新,因此,在這樣的一個用例中,還應該包含對測試結果的顯式的驗證手段:在數據庫中執行查詢語句進行查詢,看查詢結果是否與預期的一致。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