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軟件單位源代碼中隱藏的缺陷數量。通常以每千行無注解源代碼為一個單位。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同類軟件系統的早期版本估計FD的具體值。如果沒有早期版本信息,也可以按照通常的統計結果來估計!暗湫偷慕y計表明,在開發階段,平均每千行源代碼有50~60個缺陷,交付后平均每千行源代碼有15~18個缺陷”。
g.平均失效恢復時間(MTTR)
指軟件失效后恢復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統計時間。對于軟件,其失效恢復時間為排除故障或系統重新啟動所用的時間,而不是對軟件本身進行修改的時間(因軟件已經固化在機器內,修改軟件勢必涉及重新固化問題,而這個過程的時間是無法確定的)。
3.3 易用性指標
易用性可以細化為易理解性、易學習性和易操作性等。這三個特征主要是針對用戶而言的。對軟件的易用性評價主要采用定性評價方法。
a.易理解性
易理解性是與用戶認識軟件的邏輯概念及其應用范圍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該特征要求軟件研制過程中形成的所有文檔語言簡練、前后一致、易于理解以及語句無歧義。
b.易學習性
易學習性是與用戶為學習軟件應用(例如運行控制、輸入、輸出)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該特征要求研制方提供的用戶文檔(主要是《計算機系統操作員手冊》、《軟件用戶手冊》和《軟件程序員手冊》)內容詳細、結構清晰以及語言準確。
c.易操作性
易操作性是與用戶為操作和運行控制所花的努力有關的軟件屬性。該特征要求軟件的人機界面友好、界面設計科學合理以及操作簡單等。
3.4 效率特征指標
效率特征可以細化成時間特征和資源特征。對軟件的效率特征評價采用定量方法。效率特征分解如圖2所示。

圖2 效率特性分解圖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