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講一下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務是什么,需求分析要做的就是準確的定義新系統的目標,也就是將要實現的系統是個什么樣的系統,達到什么樣的要求。其實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用戶的需要,回答這個系統要“做什么”的問題。具體如下:
I:問題識別
。1) 功能需求
。2) 性能需求
(3) 環境需求
(4) 用戶界面需求
另外對軟件各個部分和性能指標也要有一個明確的需求定義,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等等都要通過雙方的共同討論、研究,力求達到一個雙方都可理解接受的指標。
II:分析與綜合,導出軟件的邏輯模型
對于需求分析實際調研中所得到的信息,綜合分析和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規范的需求分析工具導出成為一個開發人員能夠理解的軟件邏輯模型。
III:編寫文檔
(1) 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把雙方共同理解和分析得到的結果以規范的方式描述出來,作為今后工作的基礎。
(2) 編寫初步用戶使用手冊,根據需求規格說明書編寫初步的用戶使用手冊,一來可以更進一步的說明問題,二來可以強制系統分析員站在需求者的角度考慮軟件。
(3) 編寫確認測試計劃,作為軟件驗收時的依據。
(4) 修改項目開發計劃文檔,此時對要開發的軟件有了更進一步清晰的了解,應對原來的開發計劃做一些適當的修改。
(注:需求規格說明書是項目開發里最重要的技術文檔之一,但由于篇幅關系,這里無法給出實例文檔,可在本站查找相關說明)
三、 概要設計
概要設計階段通常在軟件開發程序中排在需求分析后面,因為它的結構設計是直接對應需求分析里的功能說明的,在這個階段,要的依然不是編寫代碼,而是實現需求功能的軟件結構,軟件結構是以模塊來組成的,所以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把需求分析里所說明的軟件功能用模塊的形式描述出來,每個模塊都有明確的意義和功能,概要設計的主要工作就是設計模塊和組織模塊。
除了設計和組織模塊以外,數據庫的設計也是概要設計的工作之一,即軟件系統要存儲什么數據,這些數據的結構和關系等等,具體要學習數據庫設計技術,已不是本文范疇,可自行找查資料。
概要設計的基本任務:
1、 設計軟件系統的邏輯結構。
沒有“結構化”設計的軟件系統,以后根本談不上什么維護升級,就是簡單的除蟲也成了個問題,就算你的軟件代碼寫得再好也只是“亂碼”,根本一文不值,這個道理誰都懂,所以要寫好軟件,概要設計是非常關健的,具體工作如下:
(1) 采用某種設計方法,將一個復雜的軟件系統按功能劃分成許多有關系條理的模塊。
(2) 準確定義每個模塊的功能。
(3) 確定模塊之間的調用關系。
(4) 對每個模塊確定其接口(要以文檔對接口的數量,順序,作用,屬性等進行詳細說明,這很重要)。
(5) 對所設計的模塊進行評估,盡量找出錯誤和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正(這比軟件做出來后的修改要容易得多)。
軟件結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響以后的詳細設計和編碼,不合理的結構將有可能把未完成的系統埋葬,所以應選用能力強和經驗比較豐富的 程序員來做。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