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非山寨版心得之一 性能測試工具
以前做過一些“山寨版”的性能測試,我都說了,是山寨么,當然不正規,不過,現在有多少企業的測試流程是正規的能,何況性能測試的流程呢。這是現狀,也是機遇。這次因為項目需要,要做一個比較正規的,而且有一定難度的性能測試了。B/S, C/S,接口性能,都涉及到,對自己也是個挑戰和提高。
這一個星期主要做需求理解和性能需求分析,然后寫性能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發現了很多問題,總結如下:
需求分析問題:
1、剛開始最好不要上來就跟客戶談,某個性能點需要什么樣的指標,比如支持多少人同時登陸,等等。一上來最主要的事情是了解整個系統的作用,用戶,部署的方式,約束,上線時間,等等,目的是讓自己能慢慢的站在客戶角度來看待這個系統,通過自己的知識,想客戶所想,憂客戶所憂,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客戶滿意么。
注意性能測試場景選擇的原則:
a. 重要的(業務上),
b. 重復的(最常用的模塊),
c. 重量級的(消耗大量系統資源的)
具體性能指標分為幾類類:
a. 系統容量(數據容量、用戶量、并發用戶量),
b. 系統并發度指標(注冊用戶、在線用戶、并發用戶),
c. 響應度指標(正常壓力下響應能力、峰值壓力下的響應能力,以及異常壓力下的響應能力)
2、理解整個系統及其實現之后,再列出自己分析得到的性能需求點。
3、詢問客戶的具體性能需求,共同分析,是否測試,測試的優先級。
4、寫出性能測試計劃和用例,并要得到客戶認可。
性能測試策略:
1、單一性能點,多用戶測試。測試過程可以隔離測試性能場景,先單獨測試加壓每種性能需求點,比如用戶登陸,可以單獨模擬此需求,建立比如50人并發登陸的場景。但此種場景并非是用戶實際使用情況,不可能有個系統大家只是在拼命的登陸,而不作其他事情。但是,如果在做別的事情,那么同時再有50人并發登陸的話,那這個登陸時間會大大的延長的。所以此場景的設計僅僅為了檢查這一個模塊的性能水平。
2、隔離之后,再逐步建立混合的性能場景。比如登陸的同時有人在瀏覽、查詢、寫入系統。但是此時只加載20%的負載。這一步主要是一個集成測試,考慮各個功能模塊之間是否有影響,是否有對某些資源的搶奪等問題。同時找出Top Time Transaction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