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ISO與cmm的比較 Q:我們已經拿到了ISO9000的質量體系認證,這對實施cmm有什么影響? A: 國內軟件公司采用的ISO 9000系列質量體系認證通常有ISO 9001的1994年版和2000年版。ISO 9001和cmm非常相似的是,兩者都共同著眼于質量和過程管理,而且它們都是基于戴明博士的全面質量管理產生的,因此不存在任何矛盾的地方。但是,它們的基礎是不同的:ISO9001(ISO9000標準系列中關于軟件開發和維護的部分)確定一個質量體系的最少需求,而cmm強調持續過程改進。在1994年版的ISO 9001中,cmm 2級的6個關鍵過程區域所涉及的部分,基本上都比較明確的做出了要求;而cmm 3級的7個關鍵過程區域中所涉及的內容大多數都提到了,但做出的要求不是非常詳細。很多實施了94版ISO的企業在了解了SW-cmm以后,普遍反映cmm比ISO的要求明確、詳細得多。如果94版ISO實施的效果很好的話,實施cmm 2級工作量是可以減少很多的。而2000版的ISO則更多的和cmm有直接對應的關系,甚至是大量cmm 4級和5級的要求。 目前我看到的大多數已經實施了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軟件企業,在實施cmm的時候在以下方面會有一定的優勢: ★ 都擁有已經形成文檔的程序文件。但因為ISO 9001的高度抽象性,有些程序文件定義的不是很具體,cmm中有些關鍵實踐無法體現,但也有些企業花費了不少精力將ISO 9001的條款和軟件工程相關的實踐進行了很好的結合,相對來說就能夠體現絕大多數的cmm要求的實踐。這樣的話,按照cmm要求建立過程體系的工作量就可以減少很多了。 ★ 對于過程改進的概念已經比較熟悉了。如果ISO實施的比較認真到位的話,過程改進方面的理念應該在企業中比較深入人心,無論是高層經理還是開發人員都會對這方面的工作比較認同和支持。 ★ 絕大多數擁有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都已經配備了和質量保證相關的工作人員,質量目標、方針和意識都比較明確。 有利就有弊,某些企業如果ISO實施的不是很到位的話,在實施cmm的時候也可能遇到這些問題: ★ 通過ISO 9001質量認證的實施過程,企業過分強調認證本身的重要性,證書拿到之后定義的過程就不再全面、認真地實施了,公司的員工發現過程改進工作變成了走形式、走過場。因此在整個企業中彌漫著一種對于過程改進非常抵觸和消極的情緒,絕大多數人員普遍對cmm表示懷疑、信心不足。 ★ 高層經理對實施cmm難度認識不足,他們通常會覺得:9000的認證不是很簡單么?幾個人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不就搞好了,cmm想必也是差不多的,實施以后公司也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效果和收益。于是他們覺得cmm這件事情很容易,不需要花很多的心思和人力就可以輕松過關,這樣對于SEPG的過程改進工作難度就很大了。 上述情況對于cmm強調的持續過程改進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除了企業過分強調證書以外,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 cmm分成了5個成熟度級別,每個級別都是更高級別的基礎。而ISO 9001要求企業把所有的條款一次性做好,其中當然也包括一些cmm高級別中的類似要求。對于任何一家企業,在剛剛開始進行過程改進的時候,想很好地實現這些要求是非常不容易的。 ★ ISO 9001中沒有明確的制度化方面的要求,盡管定期地對企業進行復審,但很多企業仍然不清楚到底如何去更好地把這些流程制度化。在cmm中,有4類和制度化相關的關鍵實踐。簡單說來“制度化”的意思是:把企業中已經定義好的過程在相當長的時間和相對廣泛的范圍內保持良好、到位的實施。cmm每個KPA都有關于制度化方面的要求,比如:通過組織方針來約束所有人去遵循過程的要求;通過提供充足的資源和資金、培訓以及分配明確的職責來保證大家的使用過程;通過收集數據和量化的分析來判斷過程是否仍有不足,如何改進、如何提高過程的效率;通過不同級別的管理人員以及質量保證人員的檢查和監督確保大家按照要求的流程去做事等。 ★ cmm只關注軟件,而ISO 9001有更大的范圍,對于制造業非常合適,即使是IT領域,也包括了硬件、軟件和服務。因為ISO 9001的咨詢師和審計員不一定是軟件方面的專家,加上ISO 9001的高度抽象性,審計員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實踐的合理性,這就使一些拿到認證的企業仍然是cmm 1級的組織。另外,軟件企業實施ISO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以軟件企業角度去理解相關條款的問題時,可能無法從咨詢師和審計員那里獲得滿意的答案。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家企業,他們實施ISO 9000 2000版已經半年多了,此時決定實施cmm。我看了他們的程序文件,感覺定義的非常好,項目計劃、配置管理、質量保證方面幾乎已經達到了cmm 2級的要求,但通過和部門經理、項目經理以及開發人員代表座談,發現大家實際的做法和過程要求的完全不一樣。究其根源,就在于當項目經理和開發人員對于公司流程要求的做法和實踐表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時候,負責定義流程的人員無法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久而久之,流程的執行變成了形式化的東西。 |
在所有的評估活動中,大家最關心的恐怕就是評估的結果是如何確定的了。其實有了評估時前面數天的成果,最終的結論是很容易做出的。評估小組根據作出的一條條觀察項,逐條檢查用詞是否合理恰當,是否得到了多個數據來源的反復確證,是否有不同觀察項之間存在矛盾的情況。如果這些觀察項都得到了檢查并被確認無誤,評估小組會對找到的不足之處(發現的弱點)進行分析,看是否對KPA下面的目標實現有顯著的影響。評級的思路可以參見圖3: 在cmm中,每個KPA下面都有若干個目標,并有數條關鍵實踐與目標對應。如果一個目標對應的關鍵實踐沒有明顯的弱點阻礙該目標的實現,則認為該目標得到了滿足。如果一個關鍵過程區域下面的所有目標都滿足了,則該KPA也就是滿足的。當某個成熟度級別之下所有的KPA都是滿足的,則被評估的公司成熟度級別就是此級別。這句話必須要正確的理解:一方面,如果一家公司希望成為cmm 3級的組織,則必須在評估中把2級和3級包含的所有關鍵過程區域都做到滿足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另外,即便某家公司已經在正式評估中達到了2級的要求,一段時間后該公司希望進行3級的評估,2級的內容同樣要在評估中檢查。另一方面,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家公司做3級的評估,評估結果是3級的所有KPA均得到了滿足,但2級中如果有不滿足的KPA,則該公司的成熟度級別為1級。雖然這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因為如果該公司2級有做得不好的KPA,3級的KPA幾乎不可能全都做得很好。圖4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2級中有沒有做好的KPA,雖然是做3級的評估,但結果是1級: ◆ 預評估與正式評估的區別:參照上期圖2,預評估(即迷你評估)主要的區別在從第六步之后的內容簡化成了一步:預評估結果展示。預評估通常作4天左右,檢查的樣本數據會比正式評估時少一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區別是:預評估時不評級,結果中不會提及當前組織的cmm成熟度級別的情況,但對于所有KPA下的目標,都會給出一個1-10分之間的分數。不同的分值代表的意思是: ▲1-3分:不滿足 ▲4-6分:部分滿足 ▲7分:基本滿足,但有少許不足 ▲8分:滿足 ▲9分:非常出色 ▲10分:世界級的實踐,非常完美 如果所有被評的KPA的目標都是7分或8分的話,可以說正式評估的結果極有可能是比較樂觀的。但如果有目標還在3分或4分附近徘徊的話,那可能就需要再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努力改進,否則正式評估很有可能會得到失敗的結果。 Q: 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定期需要復審,cmm是否也是這樣? A: 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一般每年都需要復審,但cmm是不需要的。因為cmm的評估主要目的是找出與被評估企業的軟件過程相關的問題,從而使該企業針對這些發現的問題進行企業內部的自發的改進。因此SEI強調cmm評估不是一種認證,SEI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一家組織發過這樣的證書。既然不是認證,就不必進行復審,無論評估的結果是好是壞。目前國內企業在評估之后得到的證書格式都不是統一和標準的,但SEI授權的主任評估師會在證書上簽字,并把評估結果發送到SEI的數據庫中。 |
有關實施中具體問題 Q:不同國籍的主任評估師資質方面有什么不同? A: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全球范圍內SEI授權的主任評估師有300多位,不過不同的主任評估師在資質上面并不是全都相同。這要從如何成為主任評估師說起:如果要成為主任評估師,除了自身要有相當豐富的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等相關知識背景外,還要參加大量的SEI組織的cmm相關知識的官方培訓。在正式成為主任評估師以前,必須親自主持一次正式評估工作,由已經得到授權資格的主任評估師進行考察,如果這次評估工作經過考察沒有出現嚴重的問題和錯誤,SEI將頒發主任評估師的授權認證。這樣的證書在2年內是有效的,有效期內主任評估師可以主持正式評估,其結果SEI認可,也可以監控其他主任評估師候選人主持正式評估的工作。 本來這樣的做法可以使成為主任評估師的“門檻”很高,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如果一個人有個好朋友是主任評估師,他也想成為主任評估師,而他的朋友又不能很好的堅守原則,這樣就很容易“混入”主任評估師的隊伍。另外,目前很多主任評估師在給客戶作評估之前,往往還提供一些相關的咨詢服務,這種“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的情況也難免會使一些主任評估師在作評估的時候放松尺度,使得進行過程改進的企業所有的過程改進工作變成了“花錢買認證”,而沒有真正從中獲益。 基于上述情況,目前國內一些比較有實力的咨詢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服務質量,也為了能使國內的軟件企業在進行基于cmm的過程改進的時候達到真正的效果,在主任評估師的選擇上堅持高標準和嚴要求。他們去請在歐美國家知名度很高、信譽很好的主任評估師來國內主持正式評估工作。這些主任評估師中很多都是SEI首批授權的主任評估師,有些人甚至就是參與制定cmm的人員。這些主任評估師經驗豐富,對于cmm的理解非常深刻,而且堅持原則,雖然這對國內的企業來說實施難度也增加了一些,但能夠在這樣的要求下達到cmm 2級以上的評價才是貨真價實的。 還有一點,目前很多國內的軟件企業也希望和印度的軟件企業一樣,通過實施cmm提高自身過程的能力成熟度,以便在海外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外包訂單。這個時候不同的主任評估師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當一家國內的軟件企業在和一家美國的企業洽談外包業務時,告知對方我們已經于某個時間達到了cmm 2級以上的成熟度,對方很可能要了解是由哪位主任評估師來做的評估,如果這位評估師在美國知名度很高,對方可能對這家企業“刮目相看”,后面的洽談可能就會容易很多。這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是碩士學位,但知名度高的導師帶出來了學生更容易被人接受是一樣的道理。 Q:咨詢公司對我們實施cmm有什么幫助? A:目前有不少的軟件企業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進行過程改進,然后進行正式評估,這是很常見的一種做法。不過,如果希望在實施的過程中困難少一點兒,時間短一點兒的話,最好還是與經驗豐富的咨詢公司合作。主要的原因在于: ★ cmm作為一個模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cmm中并沒有提出一家軟件組織必須如何去做才算是達到了要求,它提出的只是“做什么”。舉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cmm提出的要求就好像一家公司要求地面要保持清潔,至于是用掃把掃還是用吸塵器吸并不重要。同樣對于cmm中的要求,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實踐來滿足?墒,到底什么實踐在自己的企業中實施起來既比較有效,還能達到cmm的要求,對于剛開始實施cmm的軟件企業來說,這種判斷和選擇是很難把握的。而經驗豐富的咨詢公司結合了大量國內軟件公司的實踐、業內的最佳實踐以及主任評估師推薦的實踐,幫助企業達到cmm的要求,而且還比較簡單易行,實施效果已經經過了很多次的證明,自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咨詢公司對于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經驗豐富,可以有效的減少做錯事情的可能性。比如高層經理對過程改進不夠重視或者有一些誤解,特別是資源方面的問題,咨詢公司都可以及時發現,并協助參與實施的人員減少隨之帶來的負面影響。 ★ 如果有些企業希望在一個既定的時間目標下達到某個成熟度級別,咨詢公司可以幫助實施企業監控進度,對于發現進度落后的情況,根據咨詢師的經驗也可以及時發現,及時采取糾正措施跟上進度。 ★ 如果企業自己實施cmm,還需要自己聯系主任評估師,這樣在費用上可能會開銷很大,咨詢公司如果提供評估服務,他們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包括資質和成本等多方面)幫助企業聯系到合適的主任評估師,減少企業自己聯系的麻煩和額外的成本。 |
Q:根據我們對于cmm初步的了解,我們認為已經基本達到了2級的要求,可不可以直接從3級開始實施? A:對于絕大多數從未做過軟件過程改進的企業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常常覺得cmm 2級根本不值得一提,在實施的時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一上來就直接考慮三級。這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還沒真正了解cmm 2級核心的要求。他們覺得項目管理不就是做做計劃、定期開開會什么的;配置管理不就是版本控制嘛;質量保證?簡單,找幾個測試人員就齊了;需求管理就更不在話下了,我們公司哪個項目沒有需求調研?哪個項目沒有需求文檔?至于說子合同管理,我們公司沒這回事兒,不用做了……就這樣,二級自然不在話下,三級還有點意思?善鋵嵞, cmm對于軟件過程要求得很細,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家公司的軟件開發和管理流程一開始就和cmm的要求十分吻合。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樣的企業根本就沒有通過量化的手段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很多項目的實際情況作為公司的高層實際上是完全不了解的,而這樣的企業恰恰應該從cmm 2級認真做起。因此cmm 2級的6個關鍵過程區域都是為基本的項目管理提供一個基礎,特別是建立起初步的度量體系,從而進行量化的項目管理,這對于建立高級別的關鍵過程區域非常有用,如果跳過cmm 2級直接去做3級,就會像地基沒有打好就蓋房子一樣。 關于資源投入 Q:按照cmm 2級的要求,我們需要配備什么樣的人員和崗位? A:對于人員方面,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軟件工程過程組(SEPG): 這個小組是按照cmm 3級的“組織過程焦點(OPF)”這個關鍵過程區域要求設置的,它專門負責一個組織中軟件過程改進方面的組織協調工作。對于一個希望實施以cmm為基礎的過程改進的企業來說,在向二級演進的過程中建立這樣一個小組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通常這個小組應該由部分全職和部分兼職的人員組成,全職人員的數量一般占到實施cmm的整個組織人數的2~3%,兼職人員數量不限。SEPG成員應該能夠在組織中比較有威望,溝通技能、談判技能、協調能力比較出眾,同時能有較豐富的軟件工程方面的背景。SEPG對于過程改進工作可以和其它軟件項目一樣被看成一個專項小組。 ★ 軟件質量保證組(SQA):軟件質量保證是cmm 2級的一個關鍵過程區域,cmm要求SQA組應該有獨立于項目組的向高層經理匯報的渠道。如果企業過去從來沒有SQA職能的人員,那么就需要建立SQA。SQA人數上根據試點項目的數量、規模決定。一般來說,10個開發人員左右的項目最好有一個專職的SQA。SQA可由項目組成員兼職,但我個人并不推薦這種做法。這是因為cmm明確要求SQA要有向高層經理直接匯報的渠道,在出現項目組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及時向高層反映并尋求解決。如果SQA由項目組成員擔任,很可能會失去這種獨立匯報的機制,也可能失去客觀性。SQA人員也可以來自SEPG,特別是對于過去沒有這方面人員的企業,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并且參與制定相關過程來培養SQA,這樣的人員成為SQA后,他們對過程的理解比較深,而且在開始的時候可以協助項目組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起到培訓和示范的作用,很多企業這樣做了以后,效果非常好。還有,應該注意的是要充分考慮人力資源的充足性,這也是cmm的要求之一。 ★ 軟件配置管理(SCM):和SQA一樣,SCM也是cmm 2級中的一個關鍵過程區域,但SCM可以由項目組成員兼職擔當。當然,如果能夠有一個組織級的配置管理小組專門負責組織中所有的配置管理工作,效果可能會更好。 ★ 項目管理:對于任何一個知道如何到位地管理項目的項目經理來說,cmm 2級要求沒增加任何額外工作量,但對那些更像是“技術帶頭人”角色的項目經理來說,增加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大量的管理文檔。通常,項目管理的工作量約為整個項目技術活動總體工作量的20%左右。也就是說,一個由5個開發人員組成的項目組中,應有一個專職的項目經理。對于初期管理很不規范的企業,項目經理必須要去適應新的習慣,形成大量文檔,如果形成的文檔要保證質量,項目經理真正掌握過程中要求使用的方法,那么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可能會占這個人總工作量的將近一半。 ★ 其他相關人員:cmm對于除了項目經理外的一些管理人員做出了要求,但主要是參加一些評審會、通過統計數據進行一些分析方面的工作,額外需要增加的資源投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對于具體的開發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去做事,并要留下一定的證據(文檔),以便為組織的過程體系和度量體系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如果開發人員有良好的工作習慣的話,這部分的工作量增加不算很多,約為原有工作量的5%左右。 Q:我們需要投入多少資源來進行過程改進以便達到cmm 2級的要求? A:在這里,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資源的配備:時間、人員和設備工具。對于時間資源,請參照上期的答案。對于人力資源,請參照上文。對于設備工具來說,除了Office和電子郵件工具外,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其他的工具。但是如果能夠使用一個比較完善的配置管理工具,而不僅僅采用操作系統文件目錄的方式進行配置管理,配置管理過程相關的工作量減少會比較明顯。其他的工具,像問題管理工具、某些流程的管理工具、任務安排、項目管理工具等,在初期實施過程改進時,最好都不要使用,因為在過程未得到完善定義前,使用工具只可能使過程的使用更加混亂。如果過程已經定義好,并且在組織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使用一些問題報告工具、項目管理工具會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對于SEPG工作來說,必要的活動經費是不能忽視的。因為SEPG要學習、研究、宣傳過程改進,如果活動經費不夠,對他們的工作會有很大影響的。 |
Q:如果我們已經達到了cmm 2級的要求,有什么辦法可以公布我們的成熟度級別呢?
A:SEI反復的強調,cmm正式評估的結果不是認證,它只是一種企業內部進行過程改進時的一個步驟,找出自己的問題以便于持續地進行改進。因此,對于正式評估的結果,不論成熟度級別是幾級,主任評估師都要把評估結果提交給SEI的數據庫,便于SEI統計全球評估活動的情況。但是,有些企業并不希望他們的成熟度級別被公布,一方面可能是認為自己的成熟度級別還不夠高,認為公布出去不夠光彩;另一方面,有的企業擔心自己的競爭對手會了解這方面的市場信息,本來自己希望通過過程改進提高競爭力,競爭對手知道了也可以做過程改進,這樣就不能提高自己的優勢了。所以,SEI在缺省條件下是不會公開哪家企業當前是什么成熟度級別的,它只會定期公布一些匯總的數字。不過有些企業希望在SEI的官方網站上公開自己的成熟度級別,這也是可以做到的。具體方法如下:進入SEI的信息資源庫:http://seir.sei.cmu.edu/pml/,該頁面上方的部分主要說明了SEI提供自愿公開成熟度級別的功能的目的和用途,并重點強調了cmm正式評估結果不是一種認證,不要把公開成熟度級別看成是一種“證書”等內容。在該頁面的下方,分別是自愿公開成熟度級別要填寫的申請表格和察看當前已經公開了成熟度級別的組織名單,如圖7。
如果是希望加入此名單,則在點擊上圖中的鏈接后進入下一頁面,該頁面的主要內容就是一份申請表格,用英文填寫相關內容即可,如圖8所示。
該表格較長,因篇幅關系無法全部列出。當申請成功之后,就可以在列表中看到相關的名單了。如圖9所示。
在這里可以查看軟件cmm或cmmI兩種模型的情況,還可以查看不同的成熟度級別。在軟件cmm成熟度級別為2級的組織名單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來自中國的組織,如圖9的中國民航結算中心的信息。
后,軟件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也隨之加快,一些大型軟件企業完成cmm認證的同時,也為相當多的中小軟件企業帶來了希望,但他們在實施cmm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向cmm2前進時往往存在很多困惑和疑問。本文特別側重對處于這一過程的軟件企業碰到的各種疑難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袁慶平,現擔任北京博思美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Soft Tech北京分公司)cmm高級咨詢顧問,曾為北大青鳥天橋股份有限公司、中關村科技軟件有限公司、青島中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軟件企業提供cmm、項目管理和軟件工程相關的培訓、咨詢服務。曾在北京鼎新信息系統工程公司參與cmm 2級實施工作并擔任項目經理。
有關cmm與cmmI的比較
Q:聽說SEI最新推出的cmmI是什么?我們是應該選擇cmmI還是cmm?
A:cmmI的全稱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自從1994年SEI正式發布軟件cmm以來,相繼又開發出了系統工程、軟件采購、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集成產品和過程開發方面的多個能力成熟度模型。雖然這些模型在許多組織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但對于一些大型軟件企業來說,可能會出現需要同時采用多種模型來改進自己多方面過程能力的情況。這時他們就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問題體現在:
■ 不能集中其不同過程改進的能力以取得更大成績;
■ 要進行一些重復的培訓、評估和改進活動,因而增加了許多成本;
■ 不同模型對相同事物說法不一致,或活動不協調,甚至相抵觸。
于是,希望整合不同cmm模型的需求產生了。1997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開發了FAA-icmmSM(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集成cmm),該模型集成了適用于系統工程的SE-cmm、軟件獲取的SA-cmm和軟件的SW-cmm三個模型中的所有原則、概念和實踐。該模型被認為是第一個集成化的模型。
cmmI與cmm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 cmmISM-SE/SW/IPPD/SS 1.1版本有四個集成成分,即:系統工程(SE)和軟件工程(SW)是基本的科目,對于有些組織還可以應用集成產品和過程開發方面(IPPD)的內容,如果涉及到供應商外包管理可以相應地應用SS(Supplier Sourcing)部分。
■ cmmI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大家很熟悉的,和軟件cmm一樣的階段式表現方法,另一種是連續式的表現方法。這兩種表現方法的區別是:階段式表現方法仍然把cmmI中的若干個過程區域分成了5個成熟度級別,幫助實施cmmI的組織建議一條比較容易實現的過程改進發展道路。而連續式表現方法則通過將cmmI中過程區域分為四大類:過程管理、項目管理、工程以及支持。對于每個大類中的過程區域,又進一步分為基本的和高級的。這樣,在按照連續式表示方法實施cmmI的時候,一個組織可以把項目管理或者其他某類的實踐一直做到最好,而其他方面的過程區域可以完全不必考慮。
■ 軟件cmm 2級共有6個關鍵過程區域,在cmmI增加了1個:度量和分析。原來的6個關鍵過程區域的名稱和內容在cmmI中作了部分改進,但是主體內容沒有大幅調整。軟件cmm 4級共有2個關鍵過程區域,在cmmI中仍是2個,只是名稱和內容有所改進。軟件cmm 5級共有3個KPA,在cmmI中進行了合并,改為2個,但主要內容未變。變化最顯著的在cmmI 3級上,原有的7個KPA變成了14個,其中原來對工程活動進行要求的KPA-軟件產品工程進行了詳細的拆分,并結合常見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進行了映射。cmmI中新增的過程區域中還涉及到過去未曾提到的內容,比如決策分析和解決方案、集成團隊等。
到底是選擇cmm還是cmmI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 實施企業的業務特點:如果企業的規模不是很大,業務又集中在軟件開發為主,那么還是軟件cmm比較適用。如果企業的規模比較大(開發人員100人以上),并且業務不僅僅集中在軟件開發,還包括硬件開發哪怕是硬件代理(采購)都可以考慮實施cmmI。
■ 實施企業對過程改進的熟悉程度:如果企業已經實施過ISO 9000,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那么可以考慮實施cmmI。如果企業雖然沒有實施過cmm,但是對于過程改進一直比較關注,接受過不少相關培訓,甚至能夠自發的進行一些過程改進,那么也可以考慮實施cmmI。如果過去沒有接觸過類似的工作,那么最好先從軟件cmm 2級開始,首先建立持續過程改進的思路。另外,軟件cmm的要求也比cmmI要稍低一些?梢赃m當降低實施的難度。
■ 實施企業對過程改進項目的預算:不論怎樣,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實施cmmI的費用肯定要比實施cmm高出一些。而就模型本身來看,cmmI的2級7個過程區域在內容上并不比軟件cmm的2級6個關鍵過程區域多多少。這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少花錢、多辦事”,也就是說可以采用cmm的實施和評估方法,但可以在過程改進的時候參考cmmI的要求,這樣就經濟很多。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