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貼【2004-6-14】:TCL簡介
TCL是一腳本解釋器,具有基本的語言特性,支持整型和字符串變量,支持循環等控制結構;同時它具有靈活的擴展性和跨平臺的特性,后者是它最主要的特性。通過TCL腳本可以編寫測試用例,通過擴展功能,可以擴展你想要的測試動作。最終目的是將測試的自動化和 靈活性(可擴展性)結合在一起。
TCL提供以下接口:
1、用戶接口
對用戶提供語言特性,如循環、條件判斷等控制結構,通過它用戶可以靈活的書寫測試用例;當然只 提供語言特性遠遠不夠,因為業務千差萬別,所以用戶需要業務接口,從而完成特定的測試任務。 而業務接口,是通過下面的程序員接口實現。
2、程序員接口
用戶可以編寫自己命令,它包括用戶層(即名字)和實現層(通過C語言實現),然后用TCL提供的注冊 函數登記,以后命令就可靈活的嵌入到腳本中了。
TCL測試模型分三部分:
被測試程序(由開發人員編寫)----測試人員應搞清楚程序結構和業務功能,指導擴展命令的設計。
測試代碼(由測試設計人員編寫) ---通過程序員接口,提供給腳本擴展命令。
測試用例(TCL腳本形式,由測試執行人員編寫)---通過腳本對擴展命令進一步組合。
第30貼【2004-6-15】:CMM的五級簡介
CMM為企業的軟件過程能力提供了一個階梯式的進化框架,階梯共有五級。第一級只是一個起點,任何準備按CMM體系進化的企業都自然處于這個起點上,并通過它向第二級邁進。除第一級外,每一級都設定了一組目標,如果達到了這組目標,則表明達到了這個成熟級別,可以向下一級別邁進。
第一級、初始級:
初始級的軟件過程是未加定義的隨意過程,項目的執行是隨意甚至是混亂的。也許有些企業制定了一些軟件工程規范,但若這些規范未能覆蓋基本的關鍵過程要求,且執行沒有政策、資源等方面的保證時,那么它仍然被視為初始級。
第二級、重復級:
根據多年的經驗和教訓,人們總結出軟件開發的首要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因此,第二級的焦點集中在軟件管理過程上。一個可管理的過程則是一個可重復的過程,可重復的過程才能逐漸改進和成熟?芍貜图壍墓芾磉^程包括了需求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配置管理和子合同管理五個方面;其中項目管理過程又分為計劃過程和跟蹤與監控過程。通過實施這些過程,從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個按計劃執行的且階段可控的軟件開發過程。
第三級、定義級:
在可重復級定義了管理的基本過程,而沒有定義執行的步驟標準。在第三級則要求制定企業范圍的工程化標準,并將這些標準集成到企業軟件開發標準過程中去。所有開發的項目需根據這個標準過程,裁剪出與項目適宜的過程,并且按照過程執行。過程的裁剪不是隨意的,在使用前必須經過企業有關人員的批準。
第四級、管理級:
第四級的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所有過程需建立相應的度量方式,所有產品的質量(包括工作產品和提交給用戶的最終產品)需要有明確的度量指標。這些度量應是詳盡的,且可用于理解和控制軟件過程和產品。量化控制將使軟件開發真正成為一種工業生產活動。
第五級、優化級:
優化級的目標是達到一個持續改善的境界。所謂持續改善是指可以根據過程執行的反饋信息來改善下一步的執行過程,即優化執行步驟。如果企業達到了第五級,就表明該企業能夠根據實際的項目性質、技術等因素,不斷調整軟件生產過程以求達到最佳。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