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方法可以說明目標。什么學科都首先講究目標,卻難以說明目標之前的東西是什么。目標就像個奇點,可以一直說到人的產生,卻難以說明它自身之前的。人為什么活著,這個問題一直刺激著人類。很多軟件產品在立項時,就是在賭,因為成功是模糊的。所以,如何產生一個目標,比達成這個目標更重要。因此,若是一個目標不合適的軟件,可能終歸是個浪費,使用CMMI5了可能只是浪費少一點;這樣浪費的項目多了,利害關系人可就不認CMMI是個啥了!
量化。有兩個核心要素:1、量化模型是否正確、易于使用;2、軟件開發的數據是關于腦力活動的數據。數據收集、分析地越完備,收集模型、分析模型就越正確;但是,數據越難以收集、越難以分析。這點好像是導火線,數據是關于腦力活動的才成為火藥,二者一碰就“Big Bang”。首先不可能從腦子內部采集數據,其次人的外部行為難以跟蹤,再次軟件研發的產出可復用性差(數據難以在軟件項目之間復用)。聽說工業生產線早就有數據支持8小時工作制是最可靠的,因此資本家才不要求員工加班加點;可至今,軟件企業不加班不加點就不能生存,這個想法還是被很多老板和職員認可。
承諾。承諾關系到對目標的認可,可這個腦力活動根本就不可能被量化。因此,即使實施了CMMI5,也不是說承諾是有效的。反過來,很多CMMI1的企業、團隊,效率也非常高、成本非常低,目標也明確,因為大家都非常信任。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CMMI也力圖在目標、量化、承諾上找到更好的法子,這些法子值得好好學習。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