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em.TextOut(0,0,"Hello,world!");
dcMem.Rectangle(20,20,40,40);
dcMem.FillSolidRect(40,40,50,50,RGB(255,0,0));
pDC->BitBlt(0,0,100,100,&dcMem,0,0,SRCCOPY);//第一次拷貝到屏幕
dcMem.SelectObject(pOldBitmap);
dcMem.DeleteDC();
全部的過程就是這樣,很簡單吧。以此為例子還可以實現2個緩沖或者多個緩沖等等,視具體情況而定。當然在緩沖區還可以實現很多高級的圖形操作,比如透明,合成等等,取決于具體的算法,需要對內存直接操作(其實就是當年dos怎么做,現在還怎么做)。
再來解釋一下前面說的為什么不能用全局變量保存DC問題。其實DC也是用句柄來標識的,所以也具有句柄的不確定性,就是只能隨用隨取,不同時間兩次取得的是不同的(使用過文件句柄地話,應該很容易理解的)。那么我們用全局變量保存的DC就沒什么意義了,下次使用只是什么也畫不出來。(這一點的理解可以這樣:DC需要占用一定的內存,那么在頻繁的頁面調度中,位置難免改變,于是用來標志指針的句柄也就不同了)。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