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生存期過程(4)

    發表于:2008-01-23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軟件生存期
    9 操作過程 操作過程含有操作者的活動和任務。 此過程包括系統操作和對用戶的操作支持。 此過程含有下述活動: a.建工過程; b.系統操作; c.用戶支持。 9.1 建立過程 此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9.1.1 操作者應當制訂執行該操作過程的活動和任務的計劃,并將其寫
    9 操作過程

      操作過程含有操作者的活動和任務。
      此過程包括系統操作和對用戶的操作支持。
      此過程含有下述活動:
      a.建工過程;
      b.系統操作;
      c.用戶支持。

      9.1 建立過程
      此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9.1.1 操作者應當制訂執行該操作過程的活動和任務的計劃,并將其寫成文檔。

      9.1.2 為了提出問題報告和向維護過程(第10章)提出修改請求,以及為了發行操作所用的軟件,操作者應當確定在操作環境中測試該軟件的步驟。

      9.2 系統操作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9.2.1 操作者應當實施操作測試,在測試完畢之后,發行操作所用的軟件。

      9.2.2 該系統應當依據操作者手冊在預定的環境中操作和使用。

      9.2.3 操作者應當指出、記錄和解決在操作中發現的問題。

      9.3 用戶支持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9.3.1 操作者應當建立接受、記錄和解決用戶請求的步驟。

      9.3.2 操作者應當對用戶的請求提供援助和咨詢服務。應當對這些請求和其后的行為進行記錄和監控。

      9.3.3 必要時,操作者應當將用戶的請求移交給維護過程(第10章)以得到解決。在提出請求的報告中,應當列出這些請求、所計劃的行為和所采取的行為。應當對全部解決情況進行監控以得出結論。

      9.3.4 如果所報告的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工作才能得到永久性的解決,問題的報告者可以選擇是否向維護過程提出修改請求。最終的改正、發行含有先前沒有的功能和特性的版本以及系統的改進,應當屬于維護過程(第10章)的基本操作。

      10 維護過程

      維護過程含有維護者的活動和任務。當系統由于錯誤、缺陷、問題,或需要改進和修改,從而要對代碼和相關的文檔進行修改時即進入此過程。其目的是在保持現有系統整體性的同時修改它。此過程以系統退役而終止。 本章所提供的活動是專門屬于維護過程的活動,維護過程可以使用本標準中的其它過程。如果使用的是開發過程(第8章),則把開發者說成維護者。

      此過程含有下述活動:
      a.建立過程;
      b.問題/修改分析;
      c.實施修改;
      d.對維護的評審/驗收;
      e.系統移植;
      f.系統退役。

      10.1建立過程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10.1.1 維護者應當為了進行維護過程的活動和任務制訂計劃和步驟,并將其寫成文檔。

      10.1.2 維護者應當確定接受、跟蹤來自用戶的問題報告和修改請求的步驟和向用戶反饋的步驟。問題應當記錄下來并進入改正過程(第10.6條)。

      10.1.3 為了管理對現有系統的修改,維護者應當實施配置管理過程(第 11.2條)或確定與配置管理組織的界面。

      10.2 問題/修改分析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10.2.1 維護者應當對問題報告和修改請求,對機構、現有系統和接口系統的影響進行下述分析:
      a.類型:改正、改進、預防或對新環境的適應;
      b.范圍:修改的規模、所涉及的成本、修改的時間;
      c.關鍵性:對性能、安全、保密或風險的影響。

      10.2.2 為了進行改正和修改,維護者應當對問題反復進行驗證。

      10.2.3 維護者應當在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修改的實施方案。

      10.2.4 維護者應當將問題/修改請求、分析結果和實施方案寫成文檔。 10.2.5維護者應當使所選擇的修改方案得到認可。

      10.3 實施修改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10.3.1 維護者應當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決定哪些文檔、代碼單元和版本需要修改。應當把這種分析和決定寫成文檔。

      10.3.2 維護者應當進入開發過程(第8章)以實施修改。開發過程的需求應當做如下補充:

      10.3.2.1 為測試和評價系統的已修改部分和未修改部分(單元、部件和配置項),應當定義測試和評價準則,并將其寫成文檔。

      10.3.2.2 應當保證初始的、未經修改的需求不受影響,而新修改過的需求得到完善、正確地實現。測試結果應當寫成文檔。

      10.4 對維護的評審/驗收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10.4.1 維護者應當與管理修改的機構一起進行評審以決定經過修改的系統的整體性。

      10.4.2 當對完成的修改滿意時,維護者應當獲得簽字。

      10.5 系統移植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10.5.1 如果一個系統從一個舊的操作環境移植到一個新的操作環境中,應當保證在移植過程中所產生或修改的任何軟件都符合本標準。

      10.5.2 移植任務可以含有:
      a.需求分析和確定系統移植的要求;
      b.移植工具的開發;
      c.軟件和數據的轉換;
      d.移植的執行。

      10.6 系統退役
      此項活動含有下述任務:
      注:該軟件將根據擁有者的請求退役。

      10.6.1 應當制訂操作和維護機構撤消正在進行的支持的退役計劃,并將其寫成文檔。用戶應當參與計劃制訂活動。該計劃中應當提及下述內容:
      a.所要求的階段更新版本和新的系統版本;
      b.在一段時間之后全部或部分地停止支持;
      c.將系統和有關的文檔存檔;
      d.關于未來仍需要支持時的責任;
      e.如果可行,轉換到新系統。

      10.6.2 系統的用戶應當提前得到退役計劃和活動的通知。通知中應當包括下述各項:
      a.對替換和升級的說明及實施的日期;
      b.說明為什么該系統不能繼續得到支持;
      c.對撤消支持后可能得到的其它支持方案的說明。

      10.6.3 為了順利地向新系統轉換,退役系統和新系統最好并行操作。在此期間應當提供用戶培訓。

      10.6.4 當到了計劃的退役時!司時,應當通知用戶和支持人員。有關的開發文檔、記錄和代碼最好全部歸檔。

      10.6.5 為了評價向新系統或升級系統轉變的影響,應當進行運行后的檢查。應當把評審結果送交原來的和/或現在的開發者,以便用來作為信息和指南。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