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過程財富管理是建構一個知識系統,讓組織中的信息與知識,透過收集、整合、存取、分享等過程,不斷知識創新的過程。CMMI L3強調過程突出組織特色,建立組織過程財富是OPD(組織過程定義)的一個重要特定目標。
組織過程財富管理屬于知識管理范疇,日本知識管理專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轉換的SECI模型。他將企業知識劃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兩類。所謂隱性知識包括信仰、隱喻、直覺、思維模式和所謂的“訣竅”;而顯性知識則可以用規范化和系統化的語言進行傳播,可文本化的知識。二者在企業創新活動的過程中互相作用、互相轉化,知識轉化的過程就是知識創造的過程。SECI模型有四種基本模式:潛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匯總組合(Combination)和內部升華 (Internalization)。
那么如何以SECI模型為指導,開展事業部組織過程財富管理呢?理論和實踐如何更好的結合呢?結合SECI模型四種基本模式,談一下個人觀點。
1. 潛移默化(Socialization)。隱性知識向隱性知識轉化(Tacit to Tacit),它是通過觀察、模仿或實踐等共享手段來建立隱性知識的過程。
1)一個新員工通過觀察資深同事的工作,來學習經驗、技巧,形成自己的隱性知識。
2) 通過對組織過程財富的管理,有助于營造企業重視項目過程經驗積累、傳承的知識管理企業文化。這種文化為學習型組織營造了積極的外部環境,有助于同事和同事間的隱性知識轉化。
2. 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隱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Tacit to Explicit),指將隱性知識用顯性化的概念和語言清晰表達的過程。
1)將零散的項目經驗以書面文字形式總結下來,當然現實中會遇到項目不愿配合的阻力。這時組織級應配合物質獎勵措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2) 首先涉及組織過程財富的識別,即明確哪些隱性知識是需要而且可以轉化為顯性知識的。一般來講,先看業務類型。組織核心業務和重點培育發展的業務,一定是識別重點。再說識別形式,一種是自上而下,因為視角越廣,更容易系統地看到財富點。另一種是自下而上,有感而發,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經驗總結熱情,但這樣的財富一般需要管理者做好評審,在高度和通用性上拔拔高。再說識別時機,一般情況下在項目策劃時預見財富、關鍵里程碑跟蹤財富,結項結項時總結財富??傊?,把財富識別變成項目或組織的一種習慣,達到自組織的模式,有感而發,不帶揚鞭自奮蹄是最理想的狀態。
3. 匯總模式(Combination)。顯性知識轉換為顯性知識(Explicit to Explicit),指將各種顯性概念組合化和系統化的過程。比如組織過程財富的收集、評審、存儲和分享過程。每一個過程看似簡單,做好做細確要下一番功夫。做成一個閉環很重要。
4. 內部升華(Internalization)。顯性知識轉換為隱性知識(Explicit to Tacit),將顯性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的過程,通過“匯總組合”產生新的顯性知識被組織內部員工吸收、消化,并升華成他們自己的隱性知識。這是組織過程財富管理最后達到的效果。被吸收、消化并升華為員工自己的隱性知識,會提升其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保證項目交付和服務客戶。
總之,組織過程財富管理可以概括為:高度個人化的隱性知識通過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統化,形成項目經驗,并在整個組織內部進行傳播,最后被組織內部所有員工吸收和升華。
原文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d173cdd80101gk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