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裁員風波再思考:遭遇變相裁員時 你要知道這些
發表于:2019-11-27來源:第一財經作者:鄭晶敏點擊數:
標簽:網易
1月24日,網易游戲前員工發表《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癥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事件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稱其確診擴張型心肌炎后遭到公司不公平對待,包
11月24日,網易游戲前員工發表《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癥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事件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稱其確診擴張型心肌炎后遭到公司不公平對待,包括拒絕提供離職補償,被撤掉工位、踢出工作群甚至被保安驅趕。而公司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主動提出離職,以避免公司裁員造成的損失。
第二天,網易對此事作出回應,稱確實存在簡單粗暴、不近人情等諸多行為,向相關前同事及家人道歉。聲明還表示,這位前同事的主管因績效原因向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文章展示的“業績排名”,實際為工作量排名,不完全反映工作質量。經復核,其績效確不合格。此時,該主管并沒有充分盡責地了解其患病情況。同時,網易提出在“N+1”補償的基礎上,將在其離職后的12個月內,繼續額外每月無條件提供等同于其月基本工資的關懷金。
一時間,網易陷入了暴力裁員的輿論漩渦中。暴力裁員也被看作是公司變相裁員手段的進化。
事實上,類似的變相裁員行為并不少見。2017年,一位華為前員工因不滿42歲“被退休”發表了題為《華為老兵42歲被強制退休,是福是禍?》的文章。他在華為工作了13年,華為卻以“內部退休”的名義要求他離開。他聲稱,倘若不接受,華為會用上“各種各樣”的辦法,總之讓人沒辦法再待下去。
此外,順豐曾在2015年年底大規模裁員,其前員工爆料稱,順豐采用強制調崗、異地派遣等手段逼迫員工主動離職,目的是避免支付遣散費。58同城從2016年9月開始實行的996工作制也飽受爭議,部分員工因接受不了無償加班而提出離職。2017年3月,又有58同城采用末位淘汰制變相裁員的消息傳出。根據58同城的內部郵件,公司的末位淘汰率將從原來的5%至10%提高至10%。海爾則在更早的2011年就被曝出“人單酬合一式的變相裁員”——將張瑞敏提出的內部創業與個人薪酬掛鉤,造成部分員工被迫減少收入或者失業。
裁員為什么會變相?
理論上說,只要合約到期,企業當然有權利不再續約。但若不得不在合約期里裁掉員工,支付足夠的補償金也行。若既想在合約期里辭退員工,又想降低財務支出,并且顧及到企業形象,企業也可能會想出一些“變相裁員”的方式。除了“提前退休”,比較常用的方法還包括末位淘汰、強制調崗、海外派遣等——只要變更一下提出辭職的主動方,裁員這種事就會順理成章很多。
變相裁員為什么存在?據中智HR法務中心總經理賀曉東觀察,大多數國企,包括許多外企都有鼓勵員工“提前退休”的傾向,目的是讓出崗位,給有能力的人留出提升空間。“本質上是企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自發訴求。”賀曉東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
萬寶盛華語言及職場教育部項目經理史潔瓊針對這一點提供了事實:“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但一些員工在50歲左右就會主動離職,或者公司會動員他們離職。”
事實上,出于業績下滑、業務轉型或者人事調整等原因需要減員時,企業通常都會采取一些方法讓員工主動提出離職。
變相裁員時,誰最危險?
和新員工相比,有經驗的老員工成本更高,因此在工作產出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企業必然會選擇淘汰老員工。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史潔瓊說。類似的職業危機同樣會出現在其他行業。除了IT技術崗位,UI設計師和架構師等技術崗,還有運營經理和產品經理等企業一線業務人員,這些職位都更傾向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萬寶盛華數據顯示,國外技術人才創新能力的峰值年齡是37歲。
老員工和新員工的根本區別在于“投入產出比”。減員本質上是公司不想養比值低的人。但是老員工對企業來說就沒有價值了嗎?也不是絕對。“一般來說,只要老員工的產出能達到新員工的80%,公司就不會輕易放棄,哪怕其薪資是新員工的兩倍。”中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雙對《第一財經》YiMagazine說。因為老員工無論是專業知識、工作經驗,還是與公司文化的匹配度,都要優于新人。此外,老員工的“價值”還在于可以培養新人。
原文轉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9-11-27/doc-iihnzahi36240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