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我們一起聊聊性能測試是怎么一回事?(7)

    發表于:2017-02-21來源:gitbook作者:靚湯點擊數: 標簽:性能測試
    可以得道的幫助,網上 資料 少與網上 資料 多當然不一樣 輕量級和重量級。敏捷下個人更建議輕量級。比如用jmeter,而不用LR. 如果剛學習,可以學LR,因
  • 可以得道的幫助,網上資料少與網上資料多當然不一樣
  • 輕量級和重量級。敏捷下個人更建議輕量級。比如用jmeter,而不用LR. 如果剛學習,可以學LR,因為知識面廣什么都涉及。
  • 支持人員(開源工具,需要看社區活躍度等);如果是自己開發、后續開發能支撐不?后續維護能支撐?這是要考慮的。性能測試工具其實就是:多線程、能模擬交易(主要是協議和代理)、能模擬真實數據。能共享資源、能分布式負載(有些工具要測試人員自己去寫調度,就很累了)能不能錄制,就是后面要考慮的事情了。說到用工具的痛:就是到處拼湊,找合適的工具拼湊,以前自己寫過調度工具來調度其他壓力測試機(SOAPUI的壓力測試)。目前沒有一款能完全合適自己產品的,都有學習成本,如果功能測試人員能0成本介入就好了(橋梁需要性能測試開發人員去做)所以大家可以在自己公司去搭平臺的。
  • 好的輔助工具可以是這樣的:有功能開關、可以記錄日志、原子性強(比如單元級別的性能測試,能去除垃圾時間,記錄業務其實時間,可以記錄日志)、針對性強,用推廣可能(測試kafka性能、測試redis性能工具類、測試MQ推送與消費)。


    問:作者覺得何時安排做性能測試比較合適?性能測試的頻率是怎樣的?

    答: 時間安排其實前面都有表述,應改能解決這個問題。性能測試的頻率根據業務場景需要就測、評估需求的時候,發現有性能要求就計劃做,但建議主要功能每隔3個小版本,關注一下業務量,業務量快達到預估值時進行一次,另外要考慮業務高峰期,比如雙11、雙12、618、春節等,建議之前都做一次。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的高峰期。

    問:每次性能測試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么?在性能測試的設計和選擇上需要主要考慮哪些內容?

    答:不一樣,要根據目標來定。比如,產品要路演,可能只需要單個用戶響應速度OK,就可以了。如果現在換成做促銷,這個時候就好考慮同時有多少個用戶來請求了。那么場景的設計、參數化策略也不一樣了。又比如說,新功能是大數據量下載,這個時候就要對下載做功能測試,可能是多用戶并發需求;有可能是少用戶,大數據量,比如要下載100W條記錄的數據。當然要看研發如何實現了,是后臺分批壓縮。還是定時任務完成。這個同研發實現有關。這也是為什么花一次chat來給大家講性能測試目的,其實性能設計就是以目的出發的。

    原文轉自:http://gitbook.cn/books/58a1cef89253167836c8acad/index.html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