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互聯網時代的學習之高等教育的創新

    發表于:2012-11-02來源:SoftwareTeacher作者:鄒欣點擊數: 標簽:教育
    互聯網時代的學習之高等教育的創新.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的支柱, 你和我能看到并理解這個博客, 教育功不可沒。 高等教育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高等教育一直在演進, 變革中, 最近一股“online higher education” 的浪潮在美國興起,

      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的支柱, 你和我能看到并理解這個博客, 教育功不可沒。 高等教育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高等教育一直在演進, 變革中, 最近一股“online higher education” 的浪潮在美國興起, 貌似突兀, 其實有規律可循。 在關注最近的在線教育浪潮之前, 我們看看美國高等教育在過去兩個世紀經歷了哪些變革。

      很早很早以前,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各具特色的教育家, 教育方法. 接受 “高等”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親身投入大師門下, 成為大師的弟子。 成規模的“大學教育”似乎不多。 歐洲文藝復興之后, 大學教育在歐洲迅速發展起來。 隨著歐洲人民移民美洲, 現代大學教育從歐洲傳到了美國, 那時候, 歐洲人并不太看得起美國的教育。 本杰明·富蘭克林 [1706 -1790] 在他的自傳里說到, 他發表的一篇學術文章被歐洲的科學家們懷疑,說這種水平的文章不是美國人寫得出來的。美國的“常春藤”大學剛開始也是模仿歐洲的大學, 大學生們學習拉丁語, 哲學等學科。 (微軟學術搜索項目展現了科學家的家族樹, 可以看到許多教授的上幾輩博士導師都是歐洲人。 )

    image
    image
    (來源: wikipedia)

      浪潮之一: 贈地學院 (Land Grant College)

      十九世紀中葉, 美國的有識之士認為大學應該教一些幫助具體農業和工業生產的技術, 讓農業工人也能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那些 “學院派”的大學對此并不熱心。 教育改革總是不容易的,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莫雷爾贈地學院法案》(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 ACT 1862) 在1862 年 通過了。該法規允許各州保留一部分公有土地, 用于資助建立技術學院,以教授與農業和機械有關的課程。這種用政府贈予土地建立的學院被稱作贈地學院(Land Grant College)。 美國很多大學的發展都得到了這個法案的幫助。 現在美國有100多所大學還是這樣的學校。 舉一個例子:

      那時候加州北部有一個叫 College of California 的私立學校, 學生學習拉丁文, 希臘語, 英語, 歷史, 和自然史, 創辦者想把它辦成加州的哈佛, 但是缺少財力, 陷入困境。在1868 年的時候, 它和附近一個叫 Agricultural, Mining and Mechanical Arts College 的學院合并了, 后者正是贈地學院。 在贈地法案的幫助下, 學院的財力有很大的提升, 現在它叫 UC Berkeley.

      當然這些學校在開始的時候也遭到 "老牌”學校的質疑和不屑, 可以想象有這樣的帶著京腔的疑問 - 他們連拉丁文兒都不學, 能叫大學么?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一個世紀過去了, 下圖顯示了現在的美國研究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分布 (來自微軟學術搜索網站, 根據研究影響力展示), 在規模/水平和影響力上, 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常青藤校盟:

    image

      現在歷史學家們認為, 美國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創新就是贈地學院法案。

      浪潮之二: 社區學院 (Community College)

      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美國興起了社區學院 (Community College), 很多退伍軍人在相關方案 (GI Bill) 的資助下, 到這樣的大學學到了一技之長, 完成了 “軍轉民”的過程, 他們經過努力, 成為中產階級的一份子。他們的下一代就是 Baby Boomers. 要注意的是, 美國政府的資金不是撥給某些著名大學, 而是以兌換券 (voucher) 的形式, 交到退伍軍人手中, 他們可以選擇自己要去什么大學, 各個大學要努力爭取他們入學。 很多人選擇了離家較近的社區學院。

      一個例子就是在密西根州的 Macomb Community College. 每年, 4萬8千學生在這里學習, 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完成合適他們的教育方案:

      pre-collegiate experiences (大學預科),

      university transfer (轉學) and career preparation programs (入職準備),

      bachelor degree completion and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本科和研究生),

      workforce training (職業培訓),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專業教育和認證),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繼續教育)

      enrichment opportunities (其它課程).

      [一件小事: 我以前在Wayne State University 讀碩士學位的時候, 一個同學說他不想念了, 老師講得太理論, 他要去附近的社區學院, 那里的老師更注重實際的技術和職業培訓… 不知道他最后怎么樣]

      美國目前有 1200 多所社區學院, 一千一百萬的學生在讀 - 是美國本科生的43%。 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同時有兼職或全職工作。 社區學院盡管對美國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長期以來有兩個因素制約它的發展: 過于廣闊的服務對象和內容 (從插花藝術到烹飪到汽車維修都講); 缺乏持續的財政支持。 為此, 奧巴馬總統在2009 年的時候專門在 Macomb 社區學院講話, 希望提供總數為120億美元的援助來幫助社區學院 - 最后只有 20 億美元被國會通過。

      浪潮之三: 私營學院 (Proprietary College)

      大多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一個”東北遷移” 的現象。 如果畫一個坐標系, 以產品功能數量為縱坐標, 以年代為橫坐標, 大多數產品都隨著年代的發展而變得功能更加豐富, 更復雜 - 都跑到坐標系的東北角去了。[例子見 Innovator’s Dilemma 一書]

      美國傳統大學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 也出現了"東北遷移” 的現象, 學校越辦越高級, 越辦越趨于門類齊全的, 綜合性的, 精英聚集的研究型大學, 說白了大家都想辦成哈佛 (也叫 Harvard-Envy)。 需要辦成哈佛, 要很大一筆錢, 大學的校長成為籌款的專家 – 但是納稅人的錢, 校友的捐贈, 都花在了學生的教學上了么? 沒有, 大學的經費主要花在下面一些方面:

      所有教師員工的工資; 日常運作; 巨大的圖書館; 學校的各種體育球隊和巨大的球場; 和學生相關的服務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