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恢復測試
恢復測試主要檢查系統的容錯能力。當系統出錯時,能否在指定時間間隔內修正錯誤并重新啟動系統?;謴蜏y試首先要采用各種辦法強迫系統失敗,然后驗證系統是否能盡快恢復。對于自動恢復需驗證重新初始化、檢查點、數據恢復和重新啟動等機制的正確性;對于人工干預的恢復系統,還需估測平均修復時間,確定其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第六章 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主要是對響應時間、事務處理速率、數據顯示速度、計算速度、網絡傳輸速度、數據庫查詢響應時間、掃描時間、掃描識別率等和其他與時間相關的需求進行評測和評估。性能評測的目標是核實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滿足。實施和執行性能評測的目的是將測試對象的性能行為當作條件(例如工作量或硬件配置)的一種函數來進行評測和微調。
對于那些實時和嵌入式系統,軟件部分即使滿足功能要求,也未必能夠滿足性能要求,雖然從單元測試起,每一測試步驟都包含性能測試,但只有當系統真正集成之后,在真實環境中才能全面、可靠地測試運行性能系統性能測試是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性能測試有時與強度測試相結合,經常需要其他軟硬件的配套支持。
另外,還需要注意程序對系統消耗資源的測試,如CPU負載、內存、顯存、硬盤資源消耗情況。
第七章 安全測試
安全測試檢查系統對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安全測試期間,測試人員假扮非法入侵者,采用各種辦法試圖突破防線。例如,①想方設法截取或破譯口令;②專門定做軟件破壞系統的保護機制;③故意導致系統失敗,企圖趁恢復之機非法進入;④試圖通過瀏覽非保密數據,推導所需信;⑤權限控制是否合理、正確等等。理論上講,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沒有不可進入的系統。因此系統安全設計的準則是,使非法侵入的代價超過被保護信息的價值。此時非法侵入者已無利可圖。
第八章 安裝測試
A、在一臺與用戶的運行環境基本一致,沒有安裝過開發工具(如BCB、DELPHI、VB或VC)和沒有安裝過特殊字體的計算機上,依據產品《使用手冊》/《安裝手冊》中的安裝說明部分進行安裝,要求無論是自動安裝和手工配置都能夠依據向導正確實施安裝,安裝退出后,軟件能正確啟運、運行。
B、產品安裝界面上的提示要正確,對安裝起指導作用,版權說明文件與該程序相符。
C、安裝時,對默安裝路徑、用戶自己指定的路徑都要求能進行正確安裝。
D、用戶自已指定路徑時,如為已存在路徑能夠進行安裝,如為不存在的路徑,應能創建該路徑并進行安裝。
E、程序安裝完成后,在開始-程序菜單中要生成中文的快捷方式或程序組,本公司的軟件產品,要生成“伍陸柒捌**軟件”程序組,在其下生成中文的快捷方式。
F、卸載測試,如果系統提供自動卸載工具,那卸載后,檢查是否把所有文件都全部刪除,注冊表中的有關注冊信息是否也被刪除。
G、安裝完成在簡單的使用后在執行卸載操作,看是否能執行成功。
H、先安裝客戶端,在安裝服務端,看是否會出現問題。
I、考察安裝該系統是否對其他的應用程序造成影響。
第九章 文檔測試
將文檔同程序相比較,看是否有不相符的情況。檢查文檔的截圖是否跟程序一致,檢查文檔是否有錯字或不符合語法規范的地方。
A、程序的幫助文檔要說明準確、通俗易懂,不用專業術語,且操作步驟要符合程序的要求。
B、要圖文并茂,易于理解。
C、從程序抓取的圖片中,數據要有代表意義,而不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字母、數字的組合。有意義的數據也能對用戶的操作起著指導作用。
總之,對文檔要進行完整性校驗、正確性校驗、一致性校驗、易理解性校驗、易瀏覽性校驗、版本統一性校驗。
第十章 回歸測試
當程序修改后,為了確保功能的正確性,需要重新測試應用程序中沒有改變的部分。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測試修改相關的整個模塊甚至整個程序。
第二部分 WEB程序的測試
一、按測試類型分類
字段編輯測試。字段編輯檢查要查看格式編排、邊界以及計算錯誤。如果日期需要限制在特定的時間范圍內,該軟件是否允許輸入該時間范圍外的日期?是否要求數字字段只包含數字?如果輸入了字母會出現什么情況?如果包含計算,計算執行是否正確?字段輸入框對請求的輸入來說,是否足夠大?如果有下拉框,其值否正確?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70615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