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寬接近黃金點比例(寬高比為4:3),切忌長寬比例失調。
2) 布局要合理,不宜過于密集,也不能過于空曠,合理的利用空間。
3) 按鈕大小基本相近,忌用太長的名稱,免得占用過多的界面位置,要與界面的大小和空間要協調。
4) 避免空曠的界面上放置很大的按鈕。
5) 放置完控件后界面不應有很大的空缺位置。
6) 字體的大小要與界面的大小比例協調, 通常使用的字體中宋體9-12較為美觀,很少使用超過12號的字體。建議使用宋體9號字。
7) 前景與背景色搭配合理協調,反差不宜太大,最好少用深色,如大紅、大綠等。常用色考慮使用Windows界面色調。
8) 如果使用其他顏色,主色要柔和,具有親和力與磁力,堅決杜絕刺目的顏色。
9) 大型系統常用的主色有"#E1E1E1"、"#EFEFEF"、"#C0C0C0"等。
10) 界面風格要保持一致,字的大小、顏色、字體要相同,除非是需要藝術處理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11) 如果窗體支持最小化和最大化或放大時,窗體上的控件也要隨著窗體而縮放;切忌只放大窗體而忽略控件的縮放。對于窗體中包含ListView、 TreeView、DBGrid、StringGrid等控件,必須支持最大化,使用戶能夠盡量多的獲得信息。當處于“往下還原”狀態時,默認窗體應居中。
12) 如果能給用戶提供自定義界面風格則更好,由用戶自己選擇顏色、字體等。
13) 除主窗體外,其他窗體大部分都要支持敲“Esc”鍵退出的功能,除非設計文檔中特殊指明。
1.6 菜單位置
菜單是界面上最重要的元素,菜單位置按照按功能來組織。
1) 菜單通常采用“常用--主要--次要--工具--幫助”的位置排列,符合流行的Windows風格。
2) 常用的有“文件”、“編輯”,“查看”等,幾乎每個系統都有這些選項,當然要根據不同的系統有所取舍。
3) 下拉菜單要根據菜單選項的含義進行分組,并切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用橫線隔開。
4) 一組菜單的使用有先后要求或有向導作用時,應該按先后次序排列。
5) 沒有順序要求的菜單項按使用頻率和重要性排列,常用的放在開頭, 不常用的靠后放置;重要的放在開頭,次要的放在后邊。
6) 如果菜單選項較多,應該采用加長菜單的長度而減少深度的原則排列。
7) 對常用的菜單要有快捷命令方式。
8) 對與進行的操作無關的菜單要用屏蔽的方式加以處理,如果采用動態加載方式——即只有需要的菜單才顯示——最好。
9) 菜單前的圖標不宜太大,與字高保持一致最好。
10) 主菜單的寬度要接近,字數不應多于四個,每個菜單的字數能相同最好。
11) 主菜單數目不應太多,最好為單排布置。
1.7 獨特性
如果一味的遵循業界的界面標準,則會喪失自己的個性.在框架符合以上規范的情況下,設計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界面尤為重要。尤其在商業軟件流通中有著很好的潛移默化的廣告效用。
1) 安裝界面上應有單位介紹或產品介紹,并有自己的圖標。
2) 主界面,最好是大多數界面上要有公司圖標。
3) 登錄界面上要有本產品的標志,同時包含公司圖標。
4) 幫助菜單的“關于”中應有版權和產品信息。
5) 公司的系列產品要保持一致的界面風格,如背景色、字體、菜單排列方式、圖標、安裝過程、按鈕用語等應該大體一致。
1.8 快捷方式的組合
在菜單及按鈕中使用快捷鍵可以讓喜歡使用鍵盤的用戶操作得更快一些,在西文Windows及其應用軟件中快捷鍵的使用大多是一致的。
菜單中:
1) 面向事務的組合有:
組合鍵 Ctrl-D Ctrl-F Ctrl –H Ctrl-I Ctrl-N Ctrl-S Ctrl-O
功能 刪除 尋找 替換 插入 新記錄 保存 打開
2) 編輯:
組合鍵 Ctrl-A Ctrl-C Ctrl-V Ctrl-X Ctrl-Z Ctrl-Y
功能 全選 拷貝 粘貼 剪切 撤消操作 恢復操作
3) 文件操作:
組合鍵 Ctrl-P Ctrl-W
功能 打印 關閉
4) 系統菜單
組合鍵 Alt-F Alt-E Alt-T Alt-W Alt-H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70615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