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過程的監控方法(2)

    發表于:2011-06-14來源:未知作者:娃娃點擊數: 標簽:
    圖2:測試監理過程 1. 首先依據自己的經驗,問訊項目組的相關人員,看看項目的過程是否符合通常的測試規范。 2. 通過問訊,記錄發現的問題或者疑問

      圖2:測試監理過程

      1. 首先依據自己的經驗,問訊項目組的相關人員,看看項目的過程是否符合通常的測試規范。

      2. 通過問訊,記錄發現的問題或者疑問

      3. 通過詢問不同的項目組成員或查閱相關的文檔,核實發現問題或疑問的真實性

      4. 匯總所有問題,評估各個問題的影響和風險,列出優先級

      5. 給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注意,這里的解決方案不是指具體的解決方法,而是指激發項目組成員行動的可行的方案,如建議項目組開會討論可能的處理方式等。

      6. 跟蹤解決方案,驗證問題是否真正得到解決。

      以上是一個通行的監控過程,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對測試過程進行監控,但是發現問題絕對不是我們的目標,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降低項目的風險才是我們的目標,只有這樣的監控才是有價值的,對公司整體有利的工作。

      對測試工作監控的方法,依據項目所處的不同階段我們分為三個部分進行闡述。

      這三個部分暫且稱為:測試初始期,測試實施期,測試結項期

      測試初始期

      在這個階段,測試工作剛剛啟動或者才開始按照計劃實施測試工作,測試工作的啟動時間點在各個公司可能不同,有可能是:需求調研后期,集成測試期或者系統測試期等。具體在軟件開發的什么階段測試工作開始介入,并沒有一個一定的說法,關鍵要看所在公司的軟件開發活動的成熟度來靈活選擇,但是這點并不影響下面的討論。

      作為測試工作的監控者,應該在那些重要環節上加以注意?首先請大家注意這個階段的特征:軟件開發工作已經開始,需求開發工作已經完成或者接近尾聲,以測試人員為主的測試工作正式啟動或者剛開始運行。

      在以上的前提下,我們來說一說需要注意的監控點:

      l 測試工作有沒有明確的工作范圍

      這是在測試工作中最需要明確的,也是非常多的項目忽略的工作。在做測試工作之前,一定要非常明確準備對那些內容進行測試,預計達到的質量標準是什么,尤其是對那些不進行測試。

      我遇到過的很多的測試經理都抱怨說:“我們不可能在前期把這些事情都弄清楚,開發人員都不知道產品將來是什么樣子,我們怎么知道需要測試那些內容?”咋一聽,感覺很有道理,但是情況是否真像大家說的那樣?作為公司,或者項目經理都希望能將項目做好,能生產出一件令用戶滿意的產品,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這也就是我們能夠改變現狀的動力。

      首先,原先的那種做法已經多次證明是行不通的,所以只有改變我們的做法才有可能成功,前期先弄明白我們打算做什么并不是一個過分的要求。

      其次,開發人員實際上并不是完全不知道他們打算生產什么樣的產品,而是就一些細節考慮的不夠,或者不周全。作為測試人員,一定要知道如何對一件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怎么驗證,這實際上在幫助開發人員從使用者的角度上重新的審視一遍需求,也許這時候開發人員也說不清楚,那如果你和開發人員都非常清楚那些是明確的、那些是需要后面再補充的,也已經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l 被測系統有無明確的性能指標?

      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系統,需要在前期明確具體指標到底是多少?用何種手段進行確認?用戶是否認可這個指標的描述以及確認的方法。

      性能指標一般從需求中對一些敏感的數字的描述中來,如:必須保證能處理30個在線用戶同時操作,主要業務系統響應時間不能大于1.5秒等。

      針對這些數據,測試人員一定要細化數據背后的含義,使這些數據變得可驗證。如在規劃這些性能指標的驗證方式時,首先需要明確軟硬件的環境是什么?在此基礎上,還需知道什么叫30個在線用戶同時操作?都操作什么?這個場景應該怎么模擬?只有和這個指標相關的所有驗證方法都可行,而且得到了認可,在后續的測試活動中我們才能相信這條性能指標能夠進行測試。

      l 測試工作有無明確的階段劃分(如單元、集成、系統、驗收等)?各階段是否有明確的交付確認條件?

      實際過程中,我們都會將測試工作按照階段進行劃分,上面描述的是一個通常的劃分方式。在做監控工作時,還需要明確一點:這些階段的劃分是不是只有時間點的描述,而沒有各個階段之間可量化、可衡量的交付確認條件?

      如果只有時間點的劃分,那我已經可以斷定,這個項目勢必會延期,原因是在整個生產活動過程中沒有明確的階段點交付的檢驗標準,問題肯定會沿著整個開發過程逐步的傳遞下去,終歸會在某一點爆發,最不幸的爆發點是在客戶處。

      如果想盡量的避免上述的風險,就需要在開發過程中明確各個階段點之間的交付、確認條件。而且這些條件必須可量化、可衡量,決不能是含糊的,不易操作的,否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會將大量的問題推入下一個階段。

      下面也以單元測試為例,看看怎么建立一個可量化、可衡量的單元測試階段的交付標準。

      首先,需要確定開發人員是否進行了單元測試??梢宰岄_發人員提交一份單元測試總結報告,上面需要大致的描述一下進行了那些單元測試。單元測試總結報告是否提交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條件。

      其次,需要評估一下單元測試的質量,主要可以通過如下方法:

      是否有足夠的單元測試用例?可以對照詳細設計規定單元測試用例的數量,這是個量化的方法。

      單元測試用例的通過率必須達到90%以上。

      測試人員還可以抽樣執行開發人員編寫的單元測試用例,抽樣執行的單元測試用例的一次通過率必須在90%以上。這也是一個量化的方法,同時檢查了測試用例書寫的質量和單元測試執行的質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方式,而且這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當給出確實可行的方法和可以量化的指標后,我們發現,評估一個產品是否達到了預計的質量要求就會變得相對容易很多,而且也避免了人為主觀判斷的尷尬。

      l 最終的交付驗收有無和客戶確認通過的驗收標準和范圍?上線、割接和維護期有無明確的成功、失敗判定標準?

      對于項目類的軟件開發,上面的監控非常重要。為客戶做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期和客戶確認怎么進行驗收,驗收通過的標準是什么,最好能形成書面的文檔,這樣才能在最后交貨的時候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驗收標準和范圍應該是測試的一個最小測試集,要最大程度的確保正確性。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