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基本概念 軟件測試
目 錄
1. 概述
2. 測試用例基本概念
2.1. 測試用例的定義
2.2. 測試用例的特征
2.3. 測試用例組成元素
2.4. 測試用例設計原則
3. 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3.1. 等價類劃分方法
3.2. 邊界值分析方法
3.3. 錯誤推測方法
3.4. 因果圖方法
3.5. 判定表驅動分析方法
3.6. 正交實驗設計方法
3.7. 功能圖分析方法
3.8. 場景設計方發
4. 測試用例設計綜合策略
1.概述
Grenford J. Myers在《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一書中提出:一個好的測試用例是指很可能找到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的錯誤的測試,由此可見測試用例設計工作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地位,我們不能只憑借一些主觀或直觀的想法來設計測試用例,應該要以一些比較成熟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為指導,再加上設計人員個人的經驗積累來設計測試用例,二者相結合應該是非常完美的組合。本文所介紹的測試用例設計方法對于測試設計人員將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指導,當然看完本文也未必能設計出好的測試用例,有了好的方法作為指導后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加以鞏固和提煉。只有將測試設計思想與豐富的實踐經驗相融合才能設計出高質量的測試用例,相信你行!
本文描述的范圍:測試用例基本概念、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測試用例設計綜合策略。
關鍵詞:測試用例、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錯誤推測、因果圖、判定表驅動分析、正交實驗、功能圖分析、場景設計
讀者對象:測試設計人員、測試人員
參考文獻:
1. 《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 鄭人杰
2. 《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Grenford J. Myers
2.測試用例基本概念
2.1.測試用例的定義
測試用例是為特定的目的而設計的一組測試輸入、執行條件和預期的結果。測試用例是執行的最小實體。簡單地說,測試用例就是設計一個場景,使軟件程序在這種場景下,必須能夠正常運行并且達到程序所設計的執行結果。
2.2.測試用例的特征
1.最有可能抓住錯誤的;
2.不是重復的、多余的;
3.一組相似測試用例中最有效的;
4.既不是太簡單,也不是太復雜。
2.3.測試用例組成元素
1.用例ID;
2.用例名稱;
3.測試目的;
4.測試級別;
5.參考信息;
6.測試環境;
7.前提條件;
8.測試步驟;
9.預期結果;
10.設計人員。
2.4.測試用例設計原則
1.測試用例的代表性:能夠代表并覆蓋各種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非法的、邊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極限的輸入數據、操作和環境設置等。
2.測試結果的可判定性:即測試執行結果的正確性是可判定的,每一個測試用例都應有相應的期望結果。
3.測試結果的可再現性:即對同樣的測試用例,系統的執行結果應當是相同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