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t
1.作用
exit命令的作用是退出系統,它的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
2.格式
exit
3.參數
exit命令沒有參數,運行后退出系統進入登錄界面。
last
1.作用
last命令的作用是顯示近期用戶或終端的登錄情況,它的使用權限是所有用戶。通過last命令查看該程序的log,管理員可以獲知誰曾經或企圖連接系統。
2.格式
1ast[—n][-f file][-t tty] [—h 節點][-I —IP][—1][-y][1D]
3.主要參數
-n:指定輸出記錄的條數。
-f file:指定用文件file作為查詢用的log文件。
-t tty:只顯示指定的虛擬控制臺上登錄情況。
-h 節點:只顯示指定的節點上的登錄情況。
-i IP:只顯示指定的IP上登錄的情況。
-1:用IP來顯示遠端地址。
-y:顯示記錄的年、月、日。
-ID:知道查詢的用戶名。
-x:顯示系統關閉、用戶登錄和退出的歷史。
動手練習
上面介紹了Linux安裝和登錄命令,下面介紹幾個實例,動手練習一下剛才講過的命令。
1.一次運行多個命令
在一個命令行中可以執行多個命令,用分號把各個命令隔開即可,例如:
#last -x;halt
上面代碼表示在顯示系統關閉、用戶登錄和退出的歷史后關閉計算機。
2.利用mount掛裝文件系統訪問Windows系統
許多Linux發行版本現在都可以自動加載Vfat分區來訪問Windows系統,而Red Hat各個版本都沒有自動加載Vfat分區,因此還需要進行手工操作。
mount可以把Windows分區作為Linux的一個“文件”掛接到Linux的一個空文件夾下,從而把Windows的分區和/mnt這個目錄聯系起來。因此,只要訪問這個文件夾就相當于訪問該分區了。首先要在/mnt下建立winc文件夾,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下面命令: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c
即表示把Windows的C分區掛到Liunx的/mnt/winc目錄下。這時,在/mnt/winc目錄下就可以看到Windows中C盤的內容了。使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訪問Windows系統的D、E盤。在Linux系統顯示Windows的分區一般順序這樣的:hda1為C盤、hda5為D盤、 hda6為E盤……以此類推。上述方法可以查看Windows系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Windows中的所有中文文件名或文件夾名全部顯示為問號 “?”,而英文卻可以正常顯示。我們可以通過加入一些參數讓它顯示中文。還以上面的操作為例,此時輸入命令: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cp936 /dev/hda1 /mnt/winc
現在它就可以正常顯示中文了。
3.使用mount加掛閃盤上的文件系統
在Linux下使用閃盤非常簡單。Linux對USB設備有很好的支持,當插入閃盤后,閃盤被識別為一個SCSI盤,通常輸入以下命令:
# mount /dev/sda1 /usb
就能夠加掛閃盤上的文件系統。()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