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測試:確定一個系統的瓶頸或者不能接收用戶請求的性能點,來獲得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
負載測試:在被測系統上不斷增加壓力 ,直到性能指標達到極限,響應時間超過預定指標或者某種資源已經達到飽和狀態。這種測試可以找到系統的處理極限,為系統調優提供依據。
大數據量測試:針對某些系統存儲、傳輸、統計查詢等業務進行大數據量的測試。
配置測試:通過測試找到系統各資源的最優分配原則。
可靠性測試:可以施加cpu資源保持70%-90%使用率的壓力,連續對系統加壓運行8小時,然后根據結果分析系統是否穩定。即加載一定壓力的情況下,使系統運行一段時間。
并發測試:多以發現一些算法設計上的問題。
性能測試以用戶并發測試為主的測試。
性能測試主要是為了發現軟件問題和硬件瓶頸。
對于性能方面給系統留有30%左右的擴展空間即可。
Web全面性能測試模型
預期指標的性能測試
主要指需求分析和設計階段提出的一些性能指標。
針對每個指標都要編寫一個或者多個測試用例來驗證系統是否達到要求。
預期指標的性能測試用例通常以單用戶為主,如果涉及并發用戶內容,則歸并到并發用戶測試用例中進行設計。
并發性能測試
選擇具有代表性、關鍵的業務來設計用例,并且用戶的設計應該面向“模塊”
用戶并發性能測試分為:獨立核心模塊并發性能測試,組合模塊并發性能測試
獨立核心模塊并發:完全一樣功能的并發測試;完全一樣操作的并發測試;相同/不同的子功能并發。
針對獨立核心模塊用戶并發性能的測試用例設計,可發現一些核心算法或者功能方面的問題,如一些多線程、同步并發算法在單用戶模式下測試是很難發現問題的,通過模擬多用戶的并發操作,更容易驗證其是否正確和穩定。
核心模塊測試一般屬于基本的性能測試,它較多地關注模擬的“功能”,一般不會對服務器進行測試。
組合模塊并發:具有耦合關系的核心模塊進行組合并發測試;彼此獨立的、內部具有耦合關系的核心模塊組的并發測試;基于用戶場景的并發測試。
組合模塊測試一般發現接口方面的功能問題,并盡早發現綜合性能問題。
在實際中,各種類型的用戶都會對應一組模塊,相當于不同的業務組在并發訪問系統,要充分考慮實際場景,如話費管理系統中的每月10日左右的收費高峰等場景。
在編寫組合模塊用戶并發性能測試用例時,不但要考慮用戶使用場景,還要注意并發點的運用,并發點是指一定數量的用戶開始執行同一功能或者操作的時間點,一組測試場景通常包含多個并發點,從而實現了核心模塊同一功能或者操作的真正并發。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