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狀態跟蹤圖的創建
回顧圖(期齡圖)也常用于項目中以度量多少記錄處于選定狀態已有多久。本節以缺陷打開狀態跟蹤圖(Defect Opened Rate Tracking)為例,此圖表可以查看某段時間內,不同測試類型有多少缺陷處于打開狀態較長。
首先,選擇圖表對象和報告類型為“期齡圖”。在期齡圖屬性界面的水平軸區段,定義水平軸時間的時間間隔大小,單位,時間間隔數和結束日期。在圖注區段,為字段 1 的狀態選擇值:Opened。如圖 11 所示。為字段 2 選擇屬性:測試類型。和趨勢圖類似地,期齡圖也提供“顯示累積計數”的計數方式。
圖 11. 缺陷齡期圖參數界面 - 參數
通過上述方式定義的期齡圖結果集顯示如圖 12 所示。將鼠標放在圖表的任一條形圖上,會有一條包含時間,字段 2 的屬性信息和計數數據的注釋顯示出來。
圖 12. 缺陷齡期圖參數界面 - 齡期圖

![]() ![]() |
![]()
|
典型缺陷圖表分析和測試過程的度量
對圖表信息的分析和所反映問題的挖掘,可以為項目決策和執行實施,提供了有益的指導。本章將就第二章介紹的項目常用的三種典型缺陷圖表:缺陷模塊分布圖表 (Defect by component),缺陷趨勢圖表 (Defect Submit/Resolve Rate Daily) 和缺陷狀態跟蹤圖表 (Defect Opened Rate Tracking),介紹如何分析缺陷圖表和根據分析結果度量測試過程和軟件質量。
缺陷模塊分布圖
解讀圖表
以第二章的第二節創建的缺陷模塊分布圖表 (Defect by component) 為例,如圖 7。
其分布圖的條形圖按照水平坐標——模塊屬性的個數分為 4 部分,每部分條形圖的個數取決于兩種迭代屬性個數的乘積。從圖例可看出,迭代屬性測試迭代號(Iteration)有兩個值:I1 和 I2;測試類型(Test type)有三種值:FVT,SVT 和 Accessibility。因此每部分條形圖的個數是 6。如每個組件中黃色條形圖代表的就是在第一個迭代周期進行功能測試(FVT)時發現的缺陷總數。
列舉現象
通過解讀圖表,我們就能夠發現很多現象,如:
現象 1:模塊 4 的缺陷總數最多,模塊 1 的最少;
現象 2:在第一個測試迭代周期,模塊 1 沒有發現缺陷;
現象 3:模塊 1,3,4 都是在進行功能測試時的缺陷數量最多,而模塊 2 在系統測試時發現的問題最多;
……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