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輸入/模型
為了確定3-D 功能點,需要度量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data (according to IFPUG 4.0)),
功能復雜度數字的( number of complexity of functions),
控制狀態的數字(系統狀態和狀態轉變)(number of control statements (system states and state transitions) [05])。
特性
3-D功能點識別了反映應用程序難題的3維(數據,功能,控制)。數據難題多是MIS/商業軟件的典型,而科學/工程軟件是功能難題多,實時軟件是控制難題多[07]。因而說,3-D功能點適用于提及的軟件方面。
現今意義
依照Symons, 該方法一直被波音公司成功使用,但是不幸的是除了波音公司外沒有別的詳細信息發布 [08] 。
推薦讀物: 文獻[09]
2.6 IFPUG 功能點
開發者/機構 日期
首先由IBM的Albrech在1979年發表 ,隨后被IFPUG繼承,現行版本是4.1, 1999
開發原因和隸屬領域
主要是為了克服代碼行規模度量對語言的依賴性。目標領域是MIS系統。
基本輸入/模型
如圖3所示,依照IFPUG 4.1,下列實體需要度量和分別加權:
外部輸入(external input),
外部輸出(external output),
內部邏輯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