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過程焦點(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OPF)
組織過程定義(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OPD)
培訓程序(Training Program,TP)
集成軟件管理(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ISM)
軟件產品工程(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SPE)
組間協調(Intergroup Coordination,IC)
同級評審(Peer Reviews,PR)
。3)第4級(管理級)有2個關鍵過程域,主要的任務是為軟件過程和軟件產品建立一種可以理解的定量的方式。
定量過程管理(Quantitative Process Management,QPM)
軟件 質量管理(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SQM)
。4)第5級(優化級)有3個關鍵過程域,主要涉及的內容是軟件組織和項目中如何實現持續不斷的 過程改進問題。
缺陷預防(Defect Prevention,DP)
技術變更管理(Technology Change Management,TCM)
過程變更管理(Process Change Management,PCM)
以上每個 KPA 分為五個部分,稱為共同特性:
執行約定:執行約定機構為確保過程的建立和持續而必須采取的一些措施。典型內容包括建立機構策略和領導關系。
執行能力:執行能力描述了項目或機構完整地實現軟件過程所必須有的先決條件。典型內容包括 資源、培訓、機構結構和工具。
執行活動:執行活動描述了執行一個關鍵過程域所必須的活動、任務和規程。典型內容包括制定計劃和規程、執行和跟蹤以及必要時采取糾正措施。
測量和分析:測量和分析描述了為確定與過程有關的狀態所需的基本測量實踐。這些測量可用來控制和改進過程。典型內容包括可能采用的測量實例。
驗證實現:驗證實現描述了為確保執行的活動與已建立的過程一致所采取的步驟。典型內容包括管理部門和軟件質量保證組實施的評審和審核。
這個共同特性中的實踐描述了建立一個過程能力所必須完成的活動。
關鍵做法 ( CMM 有 316 個關鍵做法 ) 描述有效實現與構造關鍵過程域的基礎結構和活動。關鍵做法描述干什么,而不指定怎么干,不要求流水式或螺旋式之類的特定軟件壽命周期模型,不要求特定機構性結構,不規定產品實現的技術方法和使用的開發工具。它們只是提出建議,而不強求,使各個機構可以選擇自己的方法。 CMM 是個管理模型,提供如何管理軟件過程的準則,而不規定產品開發的技術方面和開發人員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