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是一模糊的、捉摸不定的概念。我們常常聽說:某某軟件好用;某某某軟件功能全、結構合理、層次分明、語言流暢。這些模模糊糊的語言實在不能算作是軟件質量評價,特別不能算作是軟件質量科學的定量的評價。但是,軟件質量,乃至于任何產品質量,都是一個很復雜的事物性質和行為。對于什么是產品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觀點來看: * 透明性觀點:質量是產品一種可以認識但不可定義的性質; * 使用者觀點:質量是產品滿足使用目的之程度; * 制造者觀點:質量是產品性能和規格要求的符合度; * 產品觀點:質量是聯結產品固有性能的紐帶; * 基于價值觀點:質量依賴于顧客愿意付給產品報酬的數量。 按照ISO/IEC9126-1991(GB/T16260-1996)"信息技術軟件產品評價質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國際標準,對軟件質量也有定義,軟件質量 (software quality)是與軟件產品滿足明確或隱含需求的能力有關的特征和特性的總和。 其含義有四: 其一,能滿足給定需要的特性之全體; 其二,具有所期望的各種屬性的組合的程度; 其三,顧客或用戶覺得能滿足其綜合期望的程度; 其四,軟件的組合特性,它確定軟件在使用中將滿足顧客預期要求的程度。 簡言之,軟件質量是軟件一些特性的組合,它僅依賴軟件本身。 對于軟件質量有三種不同的視面。用戶主要感興趣的是如何使用軟件、軟件性能和使用軟件的效果。所以他們關心的是: (1)是否具有所需要的功能; (2)可靠程度如何; (3)效率如何; (4)使用是否方便; (5)環境開放的程度如何(即對環境、平臺的限制,與其他軟件連接的限制)。 而開發者負責生產出滿足質量要求的軟件,所以他們對中間產品的質量以及最終產品。對于管理者來說,也許要注重總的質量,而不是某一特性。為此,根據商務要求對各個特性 賦予權值,他還須從質量管理入手,運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使軟件質量達到優化目的。我們進一步解釋軟件質量特性,一個軟件質量特性可破細化成多個子特性。按照ISO/IEC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