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盛大網絡董事長兼CEO陳天橋表示,盛大正在籌劃回歸A股,但需要等待整個政策環境成熟后,明確實現回歸的道路。陳天橋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在今年提交的提案正是如何讓成熟創新型企業回到A股上市的具體建議。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成熟,有許多在國外上市的企業,包括盛大、分眾、百度等都希望回歸國內的資本市場。但回歸之路在哪里,回歸道路怎么走等等都成了這些企業關心的問題。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互聯網知名人士劉興亮,請他發表對海外網絡科技企業回歸問題的看法。
記者:您認為現在在海外上市的,像盛大這樣的網絡科技企業是否具備了在A股上市的條件?這些企業如果回歸A股有哪些優劣勢?
劉興亮:目前大多數中國科技企業,特別是網絡科技企業,都選擇了在海外上市,這些公司包括新浪、網易、百度、騰訊、盛大等國內一線的網絡科技公司。
相對而言,這些網絡科技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還算出色。而相對于美國股市中的科技股,在國內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的表現卻明顯不同,打開行情,隨處可以見到10元以下的各類超跌的網絡科技股,這主要是因為優秀的網絡科技企業基本上都去海外上市了。這些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如果回歸A股,應該還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而且這些網絡科技企業所服務的最廣大客戶和用戶都在國內市場,他們能夠近距離的觀察和分享到網絡科技企業的成長成果,這對于一個股民來說將非常重要,也有利于他們追捧這些股票。
記者:請您談談目前這些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回歸A股市場存在哪些實際困難,解決這些困難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劉興亮:再回歸內地A股上市肯定是盛大這樣的網絡科技企業的目標,但因中國對境外上市企業回歸A股仍有不少法規限制,因此短期內難以成行。比如,盛大是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交易代碼為SNDA,注冊地為英屬開曼群島;再比如百度是2005年8月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交易代碼為BIDU,因其成立于英屬開曼群島,在中國屬于外資獨資公司。
在海外上市的這些中國網絡科技企業,注冊地基本上也都在國外,目前此類公司返回A股上市尚無先例。盛大能不能成為第一家回到A股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現在只能說有這種可能性,但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因為目前在這方面還沒有相關的政策。
對于盛大這樣的網絡科技企業是否能夠回歸A股,正如陳天橋表示,盛大們已經超過了創業板上市的要求。如果說有障礙的話,我個人認為注冊地在海外是最大的障礙,并且現在沒有先例可循,其次是其具有海外風險投資機構的股權結構。
記者: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道,要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建立創業板市場。在您看來,建立創業板市場是否有利于促進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的回歸?創業板能否成為海歸網絡科技企業發展的優良“土壤”?
劉興亮:建立創業板市場肯定有利于促進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的回歸,當然也有利于以后網絡科技公司直接在國內A股市場上市。創業板可能會成為網絡科技企業發展的優良“土壤”。因為創業板原則上對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進入門檻進行了降低,預計近兩年利潤超過2000萬元,最近一年利潤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都有條件籌備上市。創業板的推出,不僅豐富了企業融資的渠道,更增加了投資結構,減緩了市場風險。
創業板的推出,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的回歸,將使得中國股市真正進入科技股時代。即真正突進世界科技各產業前沿,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擁有一大批自有知識產權的大批科技公司將會到來。創業板的推出可能成為科技股時代到來的重要契機。
我個人認為,創業板的推出,受惠最大的不是那些海歸網絡科技企業,而是那些積極尋求上市的潛力股。創業板因為準入門檻較低,將促使處于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走上資本市場的道路。這其中不乏具有相關題材和巨大成長潛力,并具備在后期出現爆發性的業績增長的企業。創業板的推出可以讓更多具備優質成長性的公司,其中有為數眾多的科技企業成為資金青睞對象,這樣的投資機會會讓市場怦然心動。
記者:這些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如果能順利回歸的話,會對其公司本身以及我國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劉興亮:在海外上市的網絡科技企業如果能順利回歸的話,將使A股市場相關板塊產生聯動效應。這些海歸都是科技類創新企業,因此對科技板塊將起到帶動作用。中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已經為科技類上市公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且這些網絡科技企業所服務的最廣大客戶和最廣大用戶都在國內市場,他們能夠近距離地觀察和分享到網絡科技企業的成長,這對于一個股民來說將非常重要,也有利于他們追捧這些股票。
此外,在現在大盤連續調整之際,海歸科技企業資金介入明顯,抗跌性比較強,所以在大盤反彈中很容易率先啟動,會走上放量大漲甚至漲停的瘋狂走勢。
至于說網絡科技企業回歸是否會對其在海外資本市場的表現產生影響,我個人認為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