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察第三步——收獲價值
傳統的方式,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后,緊接著的是大量的測試,其中也包括單元測試;最后收獲了產品、一大堆源代碼和文檔。而TDD的方式,既省去了單元測試的過程,同時還收獲了另外一樣上帝賜予的禮物——測試類或測試套件。
測試類絕對是一件奇妙的禮物。必須認識到它的價值不只是在于“發現價值”的階段,它同樣是我們的“收獲”。
第一:比代碼更好的文檔、比文檔更好的代碼
有了它,不用鉆進浩如煙海的文檔里,四顧茫然了。文檔的文字描述既不準確,容易產生歧義,又容易產生文檔同步的問題。也許它能促進你對業務和架構的理解,但對于程序本身,你無法從文檔中得到基本的啟示。
那么看程序的源代碼嗎?你會在眾多的類對象和方法中繞來繞去,最后一頭霧水,精疲力盡之后,還是一無所獲。
而看測試代碼就不同了,你不需要了解每個方法的具體實現,因為測試代碼是從客戶的應用角度來書寫的,看完測試代碼,你會很輕松地理清程序結構的脈絡。
第二:新兵訓練營的絕佳教材
也許你的項目組新進了員工,如果他熟悉TDD,那么,這些測試類是他熟悉項目的最好文檔;如果他還沒聽說過TDD,不用著急,先把這些測試類給他。只要他不是程序設計的新手,我想這個新兵會很快熟悉項目組開發的方式。再讓他寫幾個測試樣例,他會立即投入到TDD的懷抱中來的。
第三:滿載而歸的信心
項目開發中,成員最寶貴的除了認真、努力、團隊精神之外,就是信心了。這里所謂的信心,并非是對自己能力充滿樂觀的估計和客觀地評價后,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而指的是程序員對代碼正確性的信心。無論這些代碼是自己寫的,還是他人寫的,只要嚴格按照TDD的要求進行,你都會對它們充滿信心。雖然不能保證沒有bug,但必須承認的是通過單元測試,我們已經將bug降低到最小了。
五、結論
中國企業在企業運行價值鏈上,走好了利潤最低的第二步,卻忽略了“發現價值”和“收獲價值”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韓國三星在幾年之前還是一個虧損600多億美元的企業,如今它已經成功地扭虧為盈,并躋身世界五百強。原因很多,但不可忽視的是,他在價值鏈的首尾兩步中作得很好。從高端產品中發現價值,找到了目標市場;從品牌創造中收獲了價值,走向了世界。
我不是說軟件開發一定要采用TDD的方式,它自然也有很多缺陷。然而,我們在開發的過程中,同樣要重視設計的“發現價值”階段,然后在收獲產品的同時,不要忽略了還應該收獲其他同樣值得珍視的“價值”。從這一點來看,也許TDD更符合這種價值鏈的模式。而我們程序員千萬不要舍本逐末,過于偏執地重視“生產價值”,以致于在軟件開發方法上,總是落后于人,進而受制于人!
最后,謹以我之愚見,思考TDD的方式,認為TDD內力精深,大約分為四種無上之力:
1、驅動力——驅動程序代碼編寫;
2、學習力——新兵訓練營之絕佳教材;
3、自信力與他信力——bug降到最低;
4、控制力——與重構緊密接合,牢牢控制開發過程。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