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O.ID,O.ORDER_NUMBER,O.CUSTOMER_ID,C.ID,C.NAME
FROM ORDERS O INNER JOIN CUSTOMERS C ON C.ID=O.CUSTOMER_ID;
查詢結果如下:
五、自然連接(NATURAL INNER JOIN):說真的,這種連接查詢沒有存在的價值,既然是SQL2標準中定義的,就給出個例子看看吧。自然連接無需指定連接列,SQL會檢查兩個表中是否相同名稱的列,且假設他們在連接條件中使用,并且在連接條件中僅包含一個連接列。不允許使用ON語句,不允許指定顯示列,顯示列只能用*表示(ORACLE環境下測試的)。對于每種連接類型(除了交叉連接外),均可指定NATURAL。下面給出幾個例子。
語句14: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INNER JOIN CUSTOMERS C;
語句15: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LEF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語句16: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RIGHT OUTER JOIN CUSTOMERS C;
語句17:
SELECT *
FROM ORDERS O NATURAL FULL OUTER JOIN CUSTOMERS C;
六、SQL查詢的基本原理:兩種情況介紹。
第一、 單表查詢:根據WHERE條件過濾表中的記錄,形成中間表(這個中間表對用戶是不可見的);然后根據SELECT的選擇列選擇相應的列進行返回最終結果。
第二、 兩表連接查詢:對兩表求積(笛卡爾積)并用ON條件和連接連接類型進行過濾形成中間表;然后根據WHERE條件過濾中間表的記錄,并根據SELECT指定的列返回查詢結果。
第三、 多表連接查詢:先對第一個和第二個表按照兩表連接做查詢,然后用查詢結果和第三個表做連接查詢,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表都連接上為止,最終形成一個中間的結果表,然后根據WHERE條件過濾中間表的記錄,并根據SELECT指定的列返回查詢結果。
理解SQL查詢的過程是進行SQL優化的理論依據。
七、ON后面的條件(ON條件)和WHERE條件的區別: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