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指標:由于評審是發現的缺陷數是不固定的,因此,這個指標沒有可供參考的數值。如果缺陷數大小不能直接用于比較就使用缺陷 / 頁方式進行橫向對比。
公式:∑缺陷數(評審和同行評審)(個)
。2)進度偏離度:檢查計劃時間和實際時間的進度,方法是計劃時間差額減去實際時間差額除于實際工時總和,用于考察測試人員進度情況,監控測試是否按照日程進行,是否滿足了工程的進度要求。
∑缺陷數(評審和同行評審)(個) / ∑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頁)
注意:如果存在測試人員在測試時創建新文檔用于輔助測試時應包含這一部分。
。3)文檔有效率:使用測試用例文檔進行測試時發現的系統測試缺陷數除于此文檔頁數。用于考察文檔是由有效的指導了測試工作。
。2)成本質量:成本度量主要放在工作量這塊。因為無論涉及工資還是獎金,都要和工作量掛上關系。成本質量主要是對測試活動的計劃工作量總和比上實際的工作量數值總和。對測試人員考核的進度偏離已經考慮了進度因素,而工作量涉及的是成本因素。
∑測試用例數(個) / ∑執行系統測試的有效時間(小時)
公式:∑測試活動計劃工作量(估算人日) / ∑測試活動的實際工作量(人日)
。6)模塊缺陷率:這個指標主要是根據一個單獨測試模塊的缺陷數除于模塊本身功能點數得出來的。假使一個模塊是單獨測試的話,很容易可以和其他模塊進行指標橫向對比,參照對應的測試人員,得出所測試模塊的缺陷數,可以考察測試人員測試水平,也為開發考核提供數據。
參考指標:根據項目匯總得出平均在 1.14 頁 / 小時左右,高于此值為優,低于此值為差。
參考指標 平均 3.74 個缺陷 / 功能點 1 個缺陷 / 子功能點
。4)有效缺陷率:被拒絕和刪除的缺陷數總和,或者被拒絕和刪除的缺陷數總和除于缺陷總數。這項指標用于考察測試人員發現的、被確認為缺陷的缺陷數高低或者百分比,數和比率越低測試質量越高。
參考指標: 100 %。如果連功能指標都不能滿足 100 %覆蓋,起碼說明測試不充分。這個指標收集起來相當困難,如果存在需求跟蹤矩陣或者測試管理工具能把用例與需求一一對應就容易得多。
參考指標:無
公式:∑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頁) / ∑編寫測試用例文檔有效時間(小時)
公式:∑缺陷數(評審和同行評審)(個)
。3)缺陷發現率:測試人員各自發現的缺陷數總和除于各自所花費的測試時間總和。由于執行效率不能足夠代表測試人員是否認真工作,那么,每小時發現的缺陷數就是重要的考核指標,你的工作可以通過這項指標得到反饋。
參考指標:平均 4.21 個用例 / 小時
1、工作效率相關指標
公式:∑測試用例數(個) / ∑功能點(個)
∑嚴重 / 一般 / 微小 / ∑有效缺陷數
∑缺陷數(系統測試中被拒絕和刪除的)(個) / ∑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在項目中,測試人員考核往往成為項目經理和測試經理的一個難題,項目組測試人員考核主要包括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兩大塊,工作效率用于考察活動,而工作質量用于考察產出物質量。按照傳統測試周期,測試過程分為:測試計劃、測試設計和測試執行三個方面進行。測試計劃屬于測試經理的范疇,測試人員主要是測試設計和測試執行,測試經理的考核可包含在測試人員的考核內,當然,這部分考核也可以納入項目組中進行?己酥笜巳缦拢
參考指標:嚴重 ~10% 一般 ~70% 微小 ~20% 。當測試人員發現的缺陷中嚴重錯誤比率越高,說明測試質量相對就好,通常嚴重程度缺陷數的分布呈正態分布。
。2)用例產出率:這項指標值主要為上述指標值的補充,用于考察測試人員測試用例產出率大小。測試文檔頁數可能包含的冗余信息較多,因此要查看文檔中測試用例的多少。方法是測試用例文檔中測試用例編號總和數除于編寫文檔的有效時間。
參考指標:平均 0.53 頁 / 小時, 1.95 個用例 / 小時。即測試人員每小時執行半頁測試用例或者每小時執行 2 個測試用例。通過橫向比較,容易知道那位成員的執行效率較高。注意:執行效率高的不代表測試質量也高,甚至執行效率和測試質量成反比,所以后面工作質量的指標會補充這一部分的偏離。實際結果表明,用例執行效率高的成員,其缺陷發現率往往偏低,考核如果不將此納入進來也可以將其作為測試改進的一項重要數據進行收集。
。1)執行效率:利用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除于此次系統測試執行的時間總和(不包含用例文檔編寫時間)。補充指標方法是用例的個數除于此次系統測試的時間總和。用于獲得工作中測試人員每小時執行測試的速度。
公式:∑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頁) / ∑執行系統測試的有效時間(小時)
公式:∑缺陷數(系統測試中被拒絕和刪除的)(個)
一、測試設計
工作質量相關指標
。5)嚴重缺陷率:這個比例用于彌補缺陷發現率的不足。主要是根據嚴重程度分類的缺陷數比全部缺陷或者有效缺陷數。一般而言,每個公司基本把缺陷嚴重程度分為嚴重、一般和微小,或者更細(通常等級數為奇數)。另外,可以對缺陷嚴重程度進行折算(嚴重:一般:微小 =1 : 3 : 5 )通過折算可以得出權重,然后在計算測試人員分值,在此不冗述
參考指標:平均 2.18 個缺陷 / 頁
。4)用例有效率:使用測試用例發現的全部缺陷除于測試用例數總和。這一指標是上一指標的補充指標,用于考察用例質量是否較高
參考指標: 15 % 進度偏離是個相對的指標,可能偏離了 20 個工作日,但是對于一個長達半年時間的測試而言偏離天數比上整體測試所需天數不足 15 %,可能偏離了 3個工作日,但是對于一個只有 1 星期時間的測試已經超過了整個測試階段所需天數的 60 %。
∑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 子功能點(個)
參考指標:平均 21.9 %(測試人員發現的每 100 個缺陷中平均有 22 個缺陷不被開發組確認、認為不是“缺陷”或者錯誤錄入缺陷)。有效缺陷比率容易給出,但是有效缺陷數具體數據要根據項目情況,無法給出可參考的數值。
公式:∑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 ∑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頁)
三、測試管理
二、測試執行
1、工作效率相關指標
。1)文檔產出率:這項指標值主要為測試用例文檔頁數除于編寫文檔的有效時間獲得。用于考察測試人員測試用例文檔的生產率大小。
公式:∑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 ∑測試用例數(個)
開頭提到對測試經理的考核就復雜一些,除了測試經理參與測試設計和執行外,還要考察他的測試管理能力,即測試計劃階段工作,其中
公式:∑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 功能點(個)
。2)文檔質量:測試用例進行評審和同行評審發現的缺陷數,或者將此缺陷數除于文檔頁數算出比率。此指標考察測試人員文檔編寫的質量如何。
公式:∑測試用例數(個) / ∑編寫測試用例文檔有效時間(小時)
參考指標:原則上不能偏離計劃的 ± 15 %~ ± 20 %。實際上,這個指標是對成本的一種度量。對于一個大的項目來說,估算值往往差距非常大,階段統計時可能有± 500 %!這時調整計劃是很必要的,在最終階段取考慮計算平均估算值。一個測試經理必須對完成任務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公式:∑(計劃開始時間 - 實際開始時間)+∑(計劃結束時間 - 實際結束時間) / 總工時
。1)需求覆蓋率:計算測試用例總數之和除于與之一一對應的功能點數之和,主要查看是否有功能點遺漏測試的情況。
2、工作質量相關指標
參考指標:平均 0.59 個缺陷 / 用例,也就是說,每執行兩個用例才得到 1 個缺陷,各工程有所不同,可以自己實踐一下。
參考指標:平均 1.1 個缺陷 / 小時 假使有位測試人員沒有達到 1 小時發現 1 個缺陷,那么,除非產品質量高、模塊較小,否則,就是他的缺陷發現能力不如其他測試人員。當然,詳細分類中可以根據發現重要缺陷的多少來定義缺陷發現能力。
。1)計劃質量:測試計劃的評審缺陷數或比率,可以與其他同類型項目或數據庫平均指標進行對比。
∑缺陷數(評審和同行評審)(個) / ∑測試計劃文檔頁數(頁)
公式:∑缺陷數(系統測試)(個) / ∑執行系統測試的有效時間(小時)
公式:∑嚴重 / 一般 / 微小 / ∑缺陷數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