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軟件作為一種新的軟件門類,其產生和發展不過近幾年的事情。但協同軟件的應用思想,卻是隨著管理軟件的發展之初就已經存在,只不過當時“協同”并未成為一個成熟和重要的概念被提及。在管理軟件應用的早期,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OA(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zation)曾經是兩個無所不包而又含混不清的信息化應用概念,廣泛地被提及。后來,ERP、CRM、SCM等相對更為明確的信息化應用理念,開始從寬泛而無法確指的MIS和OA中脫離出來,成為更為專業的信息化應用領域。
繼ERP、CRM、SCM等信息化應用概念之后,協同軟件在理論和應用等方面發展都極為迅速,這主要得益于協同軟件適應了互聯網時代全球一體化協作管理的要求。在協同軟件剛剛興起之初,軟件的開發思想已經走過了“面向過程”、“面向對象”的歷程,正處在“面向組件”的時期。
這一時期,“面向組件”的應用平臺成為最為熱門的軟件思潮之一,國內許多專業的協同軟件廠商都是基于平臺化思想,推出自己的協同軟件產品。雖然平臺化的應用解決了協同軟件在開發時的效率問題,但基于平臺的應用在業務服務的體現上還是有所不足,許多平臺的設置工作還無法在應用層面做到。
2002年12月,在Gartner提出SOA是“現代應用開發領域最重要的課題”的同時,復旦協達即確定了“用SOA思想深入發展協同應用平臺”的下一代產品研發道路。SOA作為新一代的軟件架構,一經問世便廣受贊譽,并迅速在軟件研發中予以應用。
Gartner出具的資料還表明:從2003年開始SOA軟件需求以20%的比率急劇增長,到2006年,在全球銷售出的所有商業應用軟件產品,SOA的將超過 80% 。正是在這一背景的促使下,SOA才成為復旦協達等專業軟件廠商技術關注的焦點。
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而在國家"十一五"規劃中,信息化也在國家戰略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一五 "規劃還著重指出要"以信息化改造制造業",強調要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實現制造業的跨越式發展。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在20世紀中,制造業就曾給美國、日本和歐洲帶來了經濟騰飛的基礎。在面向21世紀的發展中,美國、日本、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把制造業作為新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石,尤其是包含高新技術內涵和具備創新能力的制造業企業。高度發達的制造業和先進的制造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標志,成為一個國家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獲勝的關鍵因素。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