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知道,會議是一種正式的溝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然而,會議也是成本最高的一種溝通方式,是所有溝通方式中最利害的“時間殺手”。
如何提高會議的效益,讓會議所花的時間和成本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這是比較多地困擾會議負責人的問題。本文結合作者這幾年的工作經驗,談談提高會議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期望能對我們廣大會議主持人或會議負責人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會議 效率 措施
我們知道,會議是一種正式的溝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然而,會議也是成本最高的一種溝通方式,是所有溝通方式中最利害的“時間殺手”。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會議屢見不鮮:如會議主題不明確、會議拖拉、會議議而不決、會議決而不行等,嚴重浪費了時間和成本,極大地影響了會議效率。
如何提高會議的效益,讓會議所花的時間和成本真正“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這是比較多地困擾會議負責人的問題。本文結合作者這幾年的工作經驗,談談提高會議效益的十二條可行措施,期望能對我們廣大會議主持人或會議負責人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1、作好充分的會前準備
俗話說“臺弦環種櫻ㄏ率旯Α,说庙d氖槍ぷ髯急傅鬧匾浴?lt;/P>
其實會議也是一樣,如果會議負責人能在會前花充分的時間進行會議議題和會議內容、材料的準備,則會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會議的順利進行。否則可能會由于情況考慮不周、材料準備不夠等導致會議拖延或會議無法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2、提前將會議相關材料分發給與會者
為了節省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會議負責人或會議主持人應該將會議相關材料提前分發給與會者,以便讓與會者能有足夠的時間在會前閱讀和消化這些材料并形成自己初步的意見和結論。這樣,正式會議討論時,大家就能快速、完整地將事先準備好的意見和建議闡述出來,從而加快會議的進程,提高會議的效率。
3、會議議題不要安排過多
我們知道,目標太多,就等于沒有目標。因為目標太多就無法抓住工作的重點。
會議也是如此。每次會議,會議的議題不宜安排過多,一般一到兩個議題為宜,盡量不要超過三個議題。如果議題太多,則大家討論時的注意力很可能會分散(因為每個人所重點關心的議題可能會不同),這樣就會影響結論的達成速度,從而影響到會議效率;另外,議題過多,勢必導致會議時間拉長,而過長的會議會讓與會者感到疲倦,從而也影響到會議效率。
4、會議時間不要安排過長
我們知道,一個成年人能聚精會神投入工作的時長大約是兩小時左右。因此,我們舉行會議時,會議的時間也不應該安排過長(實際上這也與安排的會議議題多少有關),會議的時長一般需要計劃和控制在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會議時間太短不利于大家充分溝通并達成最佳結論,會議時間太長則會讓與會者“身心疲憊”從而影響會議效率。
5、會議盡量安排在下班之前召開
我們知道,有些與會者時間觀念不是很強或因為個性使然,他們往往不到會議最后很難果斷、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種情況極易導致會議的拖延。解決這一問題比較有效的措施是,將會議安排在上午或下午下班前的時段。
如會議的計劃時長為一小時,則可以安排在上午11:00舉行(假如12:00下班)或下午5:00舉行(假如6:00下班)。安排在這樣的時段,實際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時間期限,大家也就會盡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會議的效率。
6、不邀請與會議無關的人與會
邀請與會議無關的人參加會議,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也是毫無意義的做法。我們經?吹揭恍⿻h,整個會議過程中有些人一言不發,其實這些一言不發的人,大部分是與會議無關的人。因此,作為會議負責人或會議主持人,一定要事先確定好哪些人需要且必須參加會議,一些參加也可不參加也可的人員,盡量不要邀請他們與會。
7、準時召開會議
很明顯,會議延遲召開是對時間和成本的浪費,其實這樣的會議在我們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見。杜絕會議延遲召開的辦法是:給會議遲到者適當的懲罰、時間一到即召開會議。
8、盡量避免討論與會議議題無關的內容
每次會議都已經計劃好了需要討論的會議議題。會議負責人或會議主持人需要注意控制并限制討論本次會議沒有計劃的問題。否則一旦放開,則很難收回,結果不是該討論的問題沒有討論到就是會議不得不拖延。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一定控制住不討論與本次會議無關的議題。如在會議上確實發現了很重要的問題需要開會討論,則可以先記錄下來,另行安排一次會議。
9、約定與會者的發言時長
有些與會者發言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完全沒有時間觀念。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會議正式召開之前就和與會者約定好發言的時長,讓大家在發言之前都做到“心中有數”。
10、及時提醒發言者
對于某些“健談”者來說,僅僅約定好發言時長還遠遠不夠,因為他們談興正濃時,根本就將時長約定拋到了“九霄云外”。如果不及時提醒發言者,則他們很可能會占用過量的會議時間,從而影響會議的效率。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在與會者發言時長過半時提醒一次;到與會者發言時長還剩兩到三分鐘時再次提醒,以便讓發言者利用剩余的時間總結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觀點。
11、完備記錄會議紀要并分發給與會者確認
有些會議開完后,沒有任何的會議紀要,實際上這樣的會議與沒有召開沒什么兩樣,因為沒有會議紀要(書面結論)的會議,最終是沒有人去關心和執行會議決議的。因此,我們需要完整記錄會議紀要(紀要中需要約定決議的責任人、完成時限等),在分發給與會者的同時讓相關責任人簽字確認。
12、安排專人跟進會議決議的落實情況
有些會議,雖然有會議紀要,但沒有跟進會議決定是否被執行的相關辦法和措施,這樣導致了會議“決而不行”,使會議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
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安排專人跟進會議決定的落實和執行情況并及時公布,將會議決定的落實和執行結果作為對相關責任人考評的指標之一。
一個有效和高效的會議,需要會議負責人和與會者共同的努力。從會議前期的準備到會議的召開再到會議決議的落實,我們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保障。
以上總結的這十二條措施,期望能對提高我們大家日后的會議效率提供可以借鑒的參考。
主要參考文獻
[1] 《高效的會議管理技巧》 北京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