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SQA
一、 前言 本人在企業從事SQA工作,同時兼任SEPG的工作進行基于CMM3的過程改進,在實踐過程中,對SQA的工作有了較多的想法和認識。本文是個人看法,請大家指教,如果要和本人聯系,請發Email到:heqingemail@163.net。
二、SQA的理論探索
2.1、過程的 認識
我們都知道一個項目的主要內容是:成本、進度、質量;良好的項目管理就是綜合三方面的因素,平衡三方面的目標,最終依照目標完成任務。項目的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有時對這三方面的平衡策略甚至成為一個企業級的要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我們知道IBM的軟件是以質量為最重要目標的,而微軟的“足夠好的軟件”策略更是耳熟能詳,這些質量目標其實立足于企業的戰略目標。所以用于進行質量保證的SQA工作也應當立足于企業的戰略目標,從這個角度思考SQA,形成對SQA的理論認識。
軟件界已經達成共識的:影響軟件項目進度、成本、質量的因素主要是“人、過程、技術”。首先要明確的是這三個因素中,人是第一位的。
現在許多實施CMM的人員沉溺于CMM的理論過于強調“過程”,這是很危險的傾向。這個思想傾向在國外受到了猛烈抨擊,從某種意義上各種敏捷過程方法的提出就是對強調過程的一種反思。 “XP”中的一個思想“人比過程更重要” 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個人的意見在進行過程改進中堅持“以人為本”,強調過程和人的和諧。
根據現代軟件工程對眾多失敗項目的調查,發現管理是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這個事實的重要性在于說明了“要保證項目不失敗,我們應當更加關注管理”,注意這個事實沒有說明另外一個問題“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證項目的成功”,F在很多人基于一種粗糙的邏輯,從一個事實反推到的這個結論,在邏輯上是錯誤的,這種錯誤形成了更加錯誤的做法,這點在SQA的理解上是體現較深。
如果我們考證一下歷史的沿革,應當更加容易理解CMM的本質。CMM首先是作為一個“評估標準”出現的,主要評估的是美國國防部供應商保證質量的能力。CMM關注的軟件生產有如下特點: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