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件開發過程框架
CMM是一種軟件過程控制和評估框架,它列出了每個級別需要完成的目標以及判定條件,但并沒有敘述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軟件開發過程框架工具的目標就是為開發團隊建立一個清晰的、可重復執行的流程,以幫助團隊成員按時完成項目各階段的工作。
Rational公司的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就是這樣一個完整的軟件開發過程框架,它包括3000個HTML文檔、近一百萬字的流程指南,其中文版本RUP-C已經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布。
RUP對CMM實施的主要幫助體現在以下方面:
凝結了全球軟件行業的最佳開發經驗,以指南、模板和示例的形式為開發團隊提供流程指導。
1 建立統一的軟件開發標準,改善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
2 降低軟件開發風險,增加軟件開發的可預測性。
3 賦予項目經理對進度和交付期限的控制能力。
可以說,RUP-C是每一個計劃實施CMM項目組的最佳起點,它對CMM涉及的每個KPA都有幫助。
2.需求管理
需求是軟件客戶的要求,它決定了軟件系統的工作內容,是整個開發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內,要想有效地協作,就需要對重要的需求信息提供訪問權限,使跨功能團隊的所有成員都能掌握必要的詳細信息。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在客戶和相應的軟件項目之間建立共同的理解,并最終形成估計、 策劃和跟蹤整個軟件生命周期內軟件項目活動的基礎。
需求管理是CMM2級(可重復級)的關鍵過程領域之一,其主要工作包括兩點:其一,通過與涉眾(Stakeholder)的交流來獲取需求,并進行有效的組織和記錄;其二,使客戶和項目團隊在系統變更需求上達成一致。
一個優秀的需求管理工具可以在保證有效管理需求的前提下提高需求管理工作流程的自動化程度,使需求管理可以真正在項目實施中得到有效的推行。Rational公司為需求管理提供了AnalystStudio需求工作包,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 結合業界認可的RUP方法,提供完整的需求分析及管理流程。
2 以Web方式獲取反饋,加強團隊之間的有效溝通。
3 用追蹤圖直觀展現需求變化帶來的影響。
AnalystStudio除了可用于CMM2級的“需求管理”外,還可以對以下KPA提供幫助:“軟件項目規劃”、“軟件項目跟蹤與監督”、“軟件子合同管理”、“軟件產品工程”、“組間協作” 、“同級復審”和“定量過程管理”。
3.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工具
在CMM3級的“軟件產品工程”(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KPA中,對軟件設計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軟件設計遵循一定的設計語言、采用面向對象的方法、使設計結果可復用等。
為什么要采用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方法?主要原因有3點:
1 通過分析和設計,使開發者可以先關注問題的領域,再關心具體的設計和編程問題,從而有利于降低整個過程的復雜性,提高分析模型和設計模型的質量。
2 生成的分析模型和設計模型形成文檔的主體,從根本上解決“先寫代碼、再補文檔”的老問題,并能幫助團隊規避因人員流動帶來的不良影響。
3 分析模型和設計模型將成為團隊內部以及團隊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梁,消除誤解,進一步解決“系統集成難”的頑癥,同時也可以促進團隊之間的軟件復用。
Rational Rose是Rational公司開發的可視化建模工具,它采用“統一建模語言(UML)”的表示方法,在同一個模型中實現業務建模、對象建模和數據建模,使所有參與項目的成員都可以在統一的語言環境中工作于同一個模型之上,有利于改善成員之間的溝通;其次,它支持多種語言的代碼生成及雙向工程,可實現代碼和模型的互相轉換,并且可以將遺留代碼引入模型中;第三,它帶有對設計元素進行測試的模塊工具(Quality Architect),可以盡早發現設計中的問題,真正實現“質量從頭抓起”。
Rational Rose除了可幫助實施CMM3級的“軟件產品工程”外,還可以對“組間協作”和“同級復審”KPA提供幫助。
4.配置管理和變更管理
軟件配置管理(SCM)是CMM2級中一個非常重要的KPA,它的目的是在軟件項目的生命周期內建立并維護軟件項目產品的完整性。在CMM標準中,明確規定了軟件配置管理(SCM)以及變更請求管理(CRM)的相關工作,它包括以下兩方面:
1 配置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通過創建軟件配置管理庫、定義配置項(包括需求、分析設計模型、代碼、文檔、測試用例、測試數據等)以及建立和維護軟件的基線。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