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IT 技術變更的速度遠高于企業的業務變更的速度。
軟件技術更新周期愈來愈短對EBS軟件影響太大。如客戶/服務器技術、INTENET、B/S 結構、JAVA、以及面向對象的通信機制CORBA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從理論上講這種變更還會繼續下去。與此有明顯對照的是業務過程和基本原則本身卻改變相對甚少。采用構件技術后,技術的更新是以構件的形式實現的,而不必影響企業的業務過程。
3、“職能分離”的設計原則
由于業務的改變遠比技術的改變慢得多,因而在企業業務軟件中將不同任務的軟件按職能分離是一個非常適用的方法。如果系統中某部分進行了技術更新,只需將此部分的構件替換成新的構件無需改變另外的構件。但軟件構件能夠組合的前提是它們必須基于共同的設計。軟件構件不應看作是孤立的單個的構件,還要考慮構件間交互的方式。軟件構件必須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來交談,以保證能成功地協同工作。
4、綜合速度和靈活性兩個關鍵因素
過去,企業基本上采有兩種可能的方式獲得和使用軟件來支持企業的業務過程。一種是購買完整的標準的應用軟件包,一種是由企業內部的 IT 部門來開發和維護應用軟件以滿足企業的需求。第一種方式有兩個優點,一是購買軟件實現相當快,二是不需內部開發部門的花費。但是,一個企業,只有自己開發軟件或者將適合它的特殊需求的軟件產品進行組合才能滿足企業的IT需求。因而現代 EBS 領域的任務是將上述兩種方式綜合起來。既要軟件包解決方案的速度,又要企業內部剪裁系統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這就是建立 EBS 構件的基本思想。
世界上所有大的企業業務軟件(EBS)或應用軟件供貨商,為了保持其占領市場的競爭優勢,都正在轉向此新技術。如 SAP 正在把 S/3 系統轉向基于構件的所謂“業務框架”(BUSINESS FRAMWARK)。PEOPLESOFT 和 BAAN 等也都推出了相應的新技術戰略。
我國的信息化進程來勢很猛,大多數企業家已認識到,要想使企業能在現代信息化社會中有較強的競爭力,必須有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企業能有效地、靈活地動作,能對千變萬化的市場需求作出快速的反應。因而企業業務的電子化,即計算機網絡化勢在必行。這就需要大量的各行各業的企業級的業務軟件(EBS)。針對國內企業級的業務應用軟件市場,國外大型應用軟件公司已蜂擁而至,其中包括 SAP 、以及 CA 等。但是,我國的軟件公司針對國內市場開發企業級的業務應用軟件應該比外國公司有更大的優越性,在熟悉國情、開發成本低和維護方便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綜上所述,我國信息化進程的加速,將為我國軟件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市場。加之目前正處在軟件技術的重大變更時期。這種技術變更也為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難逢的機遇。如果我們能抓住這次市場發展和軟件技術更新的機遇,采用最新軟件技術,站在高的起點上。我國的軟件產業一定會走上一條快速發展的康莊之路。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