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信對于6sigma已經理解比較深入;然而當我越深入理解 CMMI,就越相信它在研發領域是很好的方法。然而為什么我們在研發 過程改進中還是進展緩慢呢?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在面對多種都獨自有效的工作思路時,既沒有能力將之有效結合,使工作高效進展,也不敢決斷地舍棄一些,堅持一些。二是,即使在決策之后,組織的執行力跟不上。以我們目前的改進來說,終于明確了在研發過程的改進中以CMMI為主,這是工作思路的明確;在實際執行中,按照CMMI對于項目管理的規范進行,各階段目標明確,責任清晰,跟蹤及時,所以成果凸現。照此下去,我對于達到既定的目標毫不懷疑。
也許有人馬上要問:你不是6sigma的黑帶嗎?如果這樣,還要6sigma在這里做什么?我是黑帶,可是我不是在為了做6sigma而存在,我為了完成EPG的崗位要求而做事:研發過程改進。那么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只要能使組織達成目標就好。而且正如上面所述,CMMI能做到的策劃和實施,6sigma也能做到,只是異曲同工而已。然而為了組織明確思路,行為一致,某一方有必要退讓一些。正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領導明確工作思路后,需要6sigma有所不為。除此以外,6sigma仍然能在更加細節的地方,為研發過程改進添加助力。如多種工具以增強思維和決策的邏輯性,盡量采用數據決策也能促進組織對于度量的關注和改進;而CMMI在流程改進的財務收益衡量上的欠缺,也在6sigma的面前暴露無遺,這也能促進組織改進這方面的工作。不僅這些,6sigma對于完美的渴望,客戶的關注, 團隊的 溝通,以及傳播這些知識和理念的定期 培訓,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組織的氛圍,提高組織成員的素質。這一切都是在默默地推動著研發過程的改進,而結果也必定是組織在CMMI的成熟度級別評估中,越走越高。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