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實現
在系統的邏輯設計(模型)和組件設計(模型)完成之后,便可以進入編程。 CTS 的編程實現采用 Microsoft 的 VC++ 語言, Rational Rose C++ 對 VC++ 有專門的支持。編程實現主要是利用 Rose 的生成和反向生成工具根據系統的設計模型來完成的。它包括三大步驟,每個步驟又包括多個過程。
3.1 系統設置
系統設置主要用來設置 Rose 的特性和目錄,它包括四步,這里就不詳述了。
3.2 開始一個新的VC++項目
在開始 VC++ 編程時,首先創建 VC++ 應用程序,此時應遵循以下步驟:
使用VC++ 的Application Wizards 為應用生成框架
創建Rose 分析器Analyzer 下的項目,加入VC++ 創建的文件
定位頭文件,關閉不含類也不能由分析器生成和反向重新生成的文件的Regenerate 屬性,并向Rose 輸出初始模型。
在 Rose 下打開 .red 文件
反向生成的模型不帶特性,選rosevcpp.pty 文件作為新的特性文件,最后把模型保存為 .mdl 文件。
3.3 增加類、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
把 Rose 模型中的類增加到 VC++ 應用程序中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不使用 VC++ 的 Class Wizard 支持機制的類(如信息映射),一種是使用此機制的類。
前一種情況比較簡單,它正是在 Rose 中生成代碼,然后把這些文件加入 VC++ 項目中即可。對于后一種情況,其步驟大致如下:
在 VC++ 中創建新類,然后將新類的文件加入 Rose 的 Analyzer 對應 的項目中。
在分析器Analyzer 中進行特性設置以反映項目當前的變化。
在分析器Analyzer 中輸出文件。 向已經存在的文件中添加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的方法與添加類的方法相同。
4、結束語 從應用的結果看,總的來說,使用 UML 進行監控實時應用軟件開發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與以前使用的結構法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勢。我們體會,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Use Case 是系統分析人員從用戶的視角出發、從功能邊界描述目標軟件系統,這從模型上規范了對需求的描述,也能夠和后面的設計較好地銜接,比以前純粹的文字描述要好一些。用
2. 邏輯設計代替功能模塊設計和實體-關系設計,解決了以前的功能和數據分離的問題,以及模塊中數據的組織問題。
3. 用狀態圖在較高的層次上描述了系統的動態結構。
4. 由于同時使用了文檔生成工具,使得系統設計和文檔、程序代碼保持一致,較好的解決了極易造成的文檔和實現不一致的現象。這一點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