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出了一個系統軟件版本的時候。有些開發人員跑過來跟我說:在你出版本的這段時間我們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功能,你現在的版本是舊了,必須要把我們新加的功能加到這個版本中去。我當時就有些火了:“不是說好了在出版本的這段時期內除了修改測試發現的問題外不能再做其他的修改了,尤其不能再增加新的功能了,你們這樣搞那我這個版本不是白出了嗎?”。他們聽我說完白眼一翻:“有意見找我們領導去,是他讓我們加的!,說完就走了。我去找負責該項目的經理,他卻說沒辦法任務太緊張了,不可能停止開發的。
我又跑去找老總:“能不能先把做好的這個版本交給客戶先用到,有些功能下個版本再說”。他說:“不行啊,有些功能客戶指明要的,你再重新出個版本吧”。我說:“出版本是要花時間的,就算我重新出一套版本,開發人員在我出版本的這段時間同時在開發,那我的版本怎么出?能不能等開發完了再出啊 ?”。老總說:“那不行,時間太緊了,我是想你們同步在做,你出版本的同時他們在開發,等開發一結束你的版本馬上就出來了”。我說:“同步做可以,建兩個分支,一條分支開發,一條分支查錯。但是兩個分支合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合并了也不代表這個版本就出來了,還是要進行代碼收集、系統構建、安裝、測試這樣的基本操作的”。老總說:“不要給我講什么術語,我不關心,總之你給我想辦法,現在任務那么緊張,你要即不影響進度又要保證軟件質量,做不到就扣你獎金”。說完就走了,只留下呆呆的我。
當天晚上我來加班,抽了整整一包香煙。我不停的問自己:到底是我水平太低,還是領導的水平太低......???
ozzzzzz:
配置管理員是不是管理人員,這個是一個問題。究竟什么人可以做配置管理員,這個也是一個問題。需要不需要一個專職的配置管理人員這還是一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構成的基礎的企業配置管理策略,其他的任何手段都是受這三個基礎原則約束的。就目前情況看,國內大多數運轉良好的方式是這樣的——配置管理員是技術人員,他主要負責配置管理系統工具的維護,提供配置管理系統的運行支持。配置管理人員一般都會選擇經過培訓的專職人員擔任,其性質其實和網管類似。而項目內有自己的配置管理人員負責自己項目的配置管理工作,這個人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兼職的,多數情況是有技術負責人擔負。
針對本貼的具體情況我認為,很多問題是制度上的,當然也有人的素質上的。首先我堅持每日構建是最低線,而這個帖子中說的情況看是沒有做到的。
其次他們老總明確的說出一個xx項目成熟版本,那么究竟什么是成熟這個標準是誰制定的。按照這個帖子的情況看,貌似是配置管理員制定的。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任何版本的都需要經過開發者和質量管理者會同管理者共同評估,以制定究竟這個版本不是成熟的,還是需要測試的,還是可發布的,還是提供適用的。而當真正需要輸出這個版本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僅僅就是一個make而已。
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停止開發,除非這個項目要終結了。調節功能,添加或者修改以至于刪除都是很正常的。關鍵在于用戶的需要必須與之對應。因此對照上面的情況,除非是管理層經過同開發和QC會商之后已經確定某個版本將被凍結,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一個發布版本,否則在此基礎上的開發不會被終止。而一旦確定凍結,則需要有專門的開發人員負責維護此版本,以達到最終發布的標準。
持續集成,可以解決開發和除錯的不同步問題,關鍵在于企業是否能夠真心實意的采用這個敏捷的做法,而拋棄舊有的遲緩和不協同。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