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局部數據結構測試:檢查局部數據結構是為了保證臨時存儲在模塊內的數據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完整、正確,局部功能是整個功能運行的基礎。重點是一些函數是否正確執行,內部是否運行正確。局部數據結構往往是錯誤的根源,應仔細設計測試用例,力求發現下面幾類錯誤:
不合適或不相容的類型說明;
變量無初值;
變量初始化或省缺值有錯;
不正確的變量名(拼錯或不正確地截斷);
出現上溢、下溢和地址異常。
(3)邊界條件測試:邊界條件測試是單元測試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眾所周知,軟件經常在邊界上失效,采用邊界值分析技術,針對邊界值及其左、右設計測試用例,很有可能發現新的錯誤。邊界條件測試是一項基礎測試,也是后面系統測試中的功能測試的重點,邊界測試執行的較好,可以大大提高程序健壯性。
(4)模塊中所有獨立路徑測試:在模塊中應對每一條獨立執行路徑進行測試,單元測試的基本任務是保證模塊中每條語句至少執行一次。測試目的主要是為了發現因錯誤計算、不正確的比較和不適當的控制流造成的錯誤。具體做法就是程序員逐條調試語句。常見的錯誤包括:
誤解或用錯了算符優先級;
混合類型運算;
變量初值錯;
精度不夠;
表達式符號錯。
比較判斷與控制流常常緊密相關,測試時注意下列錯誤:
不同數據類型的對象之間進行比較;
錯誤地使用邏輯運算符或優先級;
因計算機表示的局限性,期望理論上相等而實際上不相等的兩個量相等;
比較運算或變量出錯;
循環終止條件或不可能出現;
迭代發散時不能退出;
錯誤地修改了循環變量。
模塊的各條錯誤處理通路測試:程序在遇到異常情況時不應該退出,好的程序應能預見各種出錯條件,并預設各種出錯處理通路。如果用戶不按照正常操作,程序就退出或者停止工作,實際上也是一種缺陷,因此單元測試要測試各種錯誤處理路徑。一般這種測試著重檢查下列問題:
輸出的出錯信息難以理解;
記錄的錯誤與實際遇到的錯誤不相符;
在程序自定義的出錯處理段運行之前,系統已介入;
異常處理不當;
錯誤陳述中未能提供足夠的定位出錯信息。
2、 如何理解強度測試?
強度測試是為了確定系統在最差工作環境的工作能力,也可能是用于驗證在標準工作壓力下的各種資源的最下限指標。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