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測試用例編寫完成后,發郵件給開發經理、 項目經理、相關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
5、 開發經理、項目經理、相關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對所提交的測試案例進行審查,開發經理與項目經理對測試案例進行總體性的檢查,各模塊負責人則負責檢查自己所負責的測試案例,將建議和意見以郵件的形式反饋給測試負責人;
6、 測試負責人收集大家的郵件對測試案例進行修改完善,同時回復郵件說明修改情況,如果存在爭議則召開一個小型 會議對異議進行討論,修改后的測試案例commit到CVS;
7、 測試用例編寫完成之后需要不斷完善,軟件產品新增功能或更新需求后,測試案例必須配套修改更新;在測試過程中發現設計測試案例時考慮不周,需要對測試案例進行修改完善;在軟件交付使用后客戶反饋的軟件缺陷,而缺陷又是因測試案例存在漏洞造成,也需要對測試案例進行完善;
8、 測試負責人(或專門的PPQA)對最終修改測試案例進行檢查,并確認所有文檔都已經commit到CVS。
七、測試實施
1、代碼提交前一天準備相關的測試環境(如服務器或數據庫等),代碼提交后測試人員向Build Master申請打包,并搭建正式測試環境,為了不做到測試以及確保產品可以跨 平臺,每個測試人員各自搭建一個測試環境,每個平臺至少要有一個以上的測試人員負責;
2、測試環境搭建好后進行煙霧測試,如果煙霧測試通過則繼續詳細的功能測試,否則中斷測試并返回給開發;
3、測試人員按照預定的測試計劃和測試方案逐項對測試案例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的任何與預期目標不符的現象和問題都必須詳細記錄下來,填寫測試記錄,在必要的時候協助開發追蹤與修改所發現的問題;如果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重大的bug或因為某些bug導致測試不能繼續,測試中斷并返回給開發;
4、每個測試階段測試結束后,由測試負責人總結測試情況,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和下一階段測試測試計劃與可能引進的bug數量進行預測,并提交“測試階段分析報告”,并發送給開發經理、項目經理、相關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
5、開發經理對測試階段分析報告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恰當的措施和調整相關 資源,確保下一階段的開發與測試計劃順利進行;
6、開發對bug進行修改;
7、開發對bug修改后測試人員進行回歸測試,經過修改的軟件可能仍然包含著錯誤,甚至引入了新的錯誤,因此,對于修改以后的程序和文檔,按照修改的方法和影響的范圍,必須重新進行有關的測試;
8、產品的功能比較完善后,進行產品的性能壓力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性能調優;
9、確認測試,在軟件發布前,對產品進行確認測試;
10、當測試產品達到測試計劃所制定的產品質量目標和測試質量目標,整理產品發布包和編寫相關文檔,確認發布包和文檔完整后進行產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