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及國家科技部基礎教育司專家組對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的建設計劃進行了可行性論證,期間一道聽取了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重點項目“中國教育科研網格”(ChinaGrid)的進展情況匯報,并對這一由ChinaGrid與惠普公司共同開發實施的項目給予高度評價,對雙方協作推動中國自主創新的合作方式給予了肯定。
參與這次項目可行性論證的專家組由15位專家組成,金怡廉院士擔任組長。論證組的專家對于與HP這樣的國際先進高科技企業共同開展研究的合作方式表示肯定,并指出,這種方式對于推動“十一五”期間中國自主創新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教育科研網格是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專項,被稱為“當前世界上最好的網格之一”。它充分利用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高校的大量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幫助大學科研力量實現計算資源共享、數據共享和協同作業。它的目標是到2010年通過網格連結“211工程”的100所重點高校,實現100所高校在中國教育科研網格上各類資源的互聯互通和共享,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最先進、最實用的教育科研網格。目前,已經有包括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內的20所頂尖高校加入進來,計算能力超過15萬億次。生物信息學網格、圖象處理網格、計算流體力學網格、大學課程在線網格及海量信息處理網格五個應用網格已處于試運行狀態,提供數百種應用軟件和在線課程資源。其中,僅生物信息網格就有60多種軟件可供運行,當前日訪問量達到5萬人次。而在線大學課程的日訪問量達到3000人次,很多邊遠地區的學生通過“中國教育科研網格”獲取了寶貴的學術信息。
據“中國教育科研網格”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清華大學鄭緯民教授介紹,整個網格運行的穩定性由CGSV(ChinaGrid SuperVision)監控系統來保證。CGSV由中國教育科研網格公共服務平臺開發組和惠普中國實驗室共同研發,旨在實時搜集、匯聚和保存各種網格資源和性能數據,對它們進行統計、分析和挖掘,然后按用戶要求進行可視化、錯誤檢測、性能評估和預測,最后利用分析結果對網格實施系統優化和自動管理。他現場演示了網格運算成果和CGSV系統的運行,將清華大學節點以及其他異地大學節點的運行狀況以49種可視化指標呈現出來,令在座的參觀者一目了然。
作為CGSV系統的研發者和實施者之一的惠普中國實驗室成立于2005年11月,是惠普中央實驗室在美國本土以外建立的第五個實驗室,其宗旨是積極發揮惠普在大規模信息處理、異構系統管理及打印及成像方面的技術優勢,密切配合惠普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中國的科技人才優勢,開展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與創新。目前,惠普中國實驗室在網格計算、內容管理以及智能信息處理等方面與中國科技界與高校開展了合作研究。
鄭緯民教授介紹說:“在‘中國教育科研網格’的建設過程中,與惠普的合作不僅僅體現在CGSV項目上,雙方還進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比缢f,惠普公司自2003年起參與中國教育科研網格的建設,為該項目提供了大量資金設備和技術支持,特別是在高性能計算平臺的搭建中, HP ProLiant 服務器和基于英特爾安騰2的HP Integrity動能服務器功不可沒。同時,惠普公司還邀請ChinaGrid的研究人員到美國惠普實驗室就網格技術開發進行考察和交流。
在談到與惠普公司的合作時,著名的網格計算專家、ChinaGrid項目總負責人金海教授說:“ChinaGrid的建設過程中,一直都得到惠普公司的鼎力支持,特別是在ChinaGrid發展的一些關鍵時刻,都得到惠普的建議和幫助。ChinaGrid與惠普公司的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
惠普中國實驗室主任許玫君博士說:“惠普公司是當前世界上網格技術的領導者,為實現豐富的IT資源共享,一直致力于提升網格技術水平的研發工作,進行了大量投入。目前正值HP實驗室成立40周年,惠普中國實驗室希望憑借我們卓越的創新能力,與中國優秀創新資源強強聯合,共同探索最新的信息技術!
(責任編輯:銘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