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施大型應用系統的性能測試[2] 軟件測試
4、測試風險的管理
1)風險管理原則
著力預防 :風險識別與風險防范。
消滅根源 :識別和消除可能產生風險的根源。
2)風險的種類
a)管理風險類
-->進度安排的風險
-->人員工作時間穩定性的風險
-->軟件版本控制的風險
b)技術風險類
-->測試工具風險
-->數據量風險
-->測試開發的技術風險
c)協作風險類
-->測試環境穩定性的風險
-->前期測試拖延的風險
3)第一個風險例子: 人員工作時間穩定性的風險
某開發工程師原屬于系統開發組,由測試組向開發組申請,臨時調到測試組進行性能測試模擬后臺的開發工作,在調到測試組后,將變成由測試組和開發組共同領導的狀態,同時承擔性能測試模擬后臺開發工作和其他本職開發工作。因此,她的工作時間是存在很大的風險的,即每天的時間要被劃分為兩塊,一是固定的開發性能測試模擬后臺的時間,另一部分是開發組隨時會分配過來的某些開發任務耗費的時間。
屏蔽這個風險的辦法就是要建立一個人員管理機制,對于從其他組織借調的必要的性能測試支持人員,要與其他組織協調該人員的工作占用性質,即全時占用還是非全時占用,保證借調人員的工作時間可控性。例如,上面所述的開發工程師,由更高層的領導確定在未來的一周之內只能承擔開發性能測試模擬后臺的任務,原單位不能再分配其他開發任務。

4)第二個風險例子 :測試數據的風險
在性能測試的前期準備工作中,應包括一項測試數據的準備工作:根據性能測試所選取的典型業務,制作相應的業務數據數據量檢查SQL腳本,用于在數據庫中檢查是否存在足夠的性能測試所需要的測試數據;制作相應的業務數據創造SQL腳本,用于在測試數據不足時,創造所需數量的測試數據。
另外,在性能測試執行時,某些測試數據是不可逆的,例如移動BOSS系統中的開戶業務,事先準備好的SIM卡數據和手機號碼數據一旦由性能測試腳本執行過之后,就無法再次被用來執行開戶業務操作。為了屏蔽這種風險,在性能測試開始執行之前,應將數據庫進行備份,并設計好備份后的恢復方法。

文章來源于領測軟件測試網 http://www.kjueaiud.com/